博格达峰见证 | 镜湖晨光映三城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常谊谊摄影报道)晨光绽放,新疆大剧院金色穹顶熠熠生辉,平静如镜的湖面倒映万紫千红,徒步,跑步,骑行……晨练的市民总是起得很早,在清脆悦耳的鸟鸣中卖力地做着运动,贪睡的庭州生态绿谷也被吵醒。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博格达峰见证”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昌两地全媒体联动大型采访活动的记者。漫步在13公里滨水步道,乌鲁木齐晚报社(乌鲁木齐晚报集团)摄影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手中的相机快门声响个不停。这片横跨乌鲁木齐、昌吉市与兵团第十二师的生态绿廊,如今每天有5000余名三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来此游玩、锻炼。
如今的头屯河,水清岸绿,花草肆意生长,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砂石裸露、垃圾遍地的“头疼河”?2012年启动的头屯河治理工程开创性地采用“三地协同”模式,仅仅昌吉市区的西岸就拆除了53家污染企业,建设者治河治沙治岸,栽种87万株红柳等植物构筑绿化带,最终打造出9.1平方公里的生态绿谷。
庭州生态绿谷的五大主题公园沿河铺展,如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自然生态修复公园引回78种珍禽,城市康体公园成了健身爱好者聚集地,文化公园里民族歌舞与兵团太极隔湖相和,游客举起手机便能同时框进乌鲁木齐的雪峰、新疆大剧院的穹顶与兵团农业大棚的银浪……这片耗资38亿元重生的绿谷,以年均近百万人次的到访量,化作三地共荣的城市生态会客厅,在西北干旱区谱写着生态治理的传奇。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清澈湖水与新疆大剧院金色穹顶和头屯河大桥相映成趣。
7月11日,乌鲁木齐晚报社摄影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在庭州生态绿谷用相机记录美景。
7月11日,一名游客在庭州生态绿谷打卡拍照。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骑行爱好者在园内驰骋。
7月11日,在庭州生态绿谷,老人带着孩童游玩。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完善的休闲健身设施与随处可见的绿植形成的美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的一处湖系景观桥。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的工业遗址公园,改造美化的老厂房与绿植形成新的景观。
7月11日,庭州生态绿谷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