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

发布时间:2025-08-18 17:37:18
来源:新华网

字体:

A+ A. A-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饮食不规律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什么是胆结石?经常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针对网友关心的话题,采访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刘崇忠进行科普。

  1


胆囊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胆结石?
  胆囊是附着在肝上的“小袋子”,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它不仅具有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还有辅助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的作用。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构成。结石发生于胆囊,称之为胆囊结石,发生于肝内胆管,称之为肝内胆管结石,发生于肝外胆管,称之为肝外胆管结石。
  医学上,胆结石是一个总称,涵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但日常生活中,公众提及的“胆结石”通常特指胆囊结石。

图片

(胆结石示意图)

  2


经常不吃早饭
会不会得胆结石?
  胆结石的确切形成原因和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但一般认为,‌经常不吃早饭可能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进食是胆囊收缩排空的强刺激因素,头一天的晚餐跟第二天早餐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胆汁在胆囊中储存、浓缩的时间已经很长,如果再不吃早餐,胆囊没有被刺激收缩,无法排除存储的胆汁,胆汁长期在胆囊内不流动则可能会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积,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胆结石。
  当然,不吃早饭并不是胆结石形成的唯一因素,目前认为,胆结石的形成还和其他一些因素相关,如高脂饮食、胆道感染、胆道畸形、肥胖、40岁以上的激素水平异常变化、缺乏运动、妊娠等。
  另外,不吃早饭除了有可能会增加胆结石发生的概率外,还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一些胃肠道的疾病等,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按时吃早饭。

  3


胆囊结石会自己排出来吗?
  胆结石一般不会自己排出。
  胆囊管是胆囊的开口,是非常细小的管道,胆结石通常大于其管径,因此很难自行排出。此外,即使胆结石侥幸排出胆囊,也极易堵塞在胆总管,导致继发胆总管结石并引起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将单一病症复杂化。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更为麻烦,风险也显著增高。因此,胆囊结石自行排出并非好事。
  对于网传“喝苹果汁、橄榄油有助于胆结石排出”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当病人确诊胆囊结石并出现相应症状时,切勿自行在网上搜索偏方尝试,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处理。

  4


得了胆结石就要切胆囊吗?
  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患者都需要切除胆囊,但是如果胆囊结石患者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则需要切除胆囊:
  胆囊充满型结石:结石占据了整个胆囊,没有容纳胆汁的地方。
  胆结石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反反复复地出现上腹痛、发烧、黄疸等症状。
  合并胆囊息肉:息肉超过1cm。
  胆囊壁增厚且性质不明:结石长期存在,胆囊壁已经被刺激得开始增厚了,并且无法确认是良性增厚还是恶性病变。
  如果不存在以上这几种情况,胆囊结石可以定期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5


如何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形成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那么预防胆囊结石就要从这些因素着手:
  规律饮食:不仅要吃早餐还要规律三餐,不能长期空腹。
  适度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体型,避免过度肥胖。
  控制胆固醇:爱吃大鱼大肉,搞得胆固醇超标,胆固醇结石就容易产生。
  不要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胆汁中各成分比例紊乱,胆固醇很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另外,对于高危人群要做到定期查体,至少每年一次。胆囊结石检查首选B超,B超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0%以上,对于胆管结石,则建议行CT或者磁共振检查。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