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东厦大研究院运行3个月,引入斯研新疆落地

发布时间:2025-08-11 17:45:27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卢芳报道)近日,准东厦大研究院引进的首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斯研(新疆)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研新疆),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利落地运行。这标志着准东厦大研究院运行3个月以来,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激活区域创新资源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昌吉州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作为厦门大学与昌吉州政府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载体,隶属于昌吉州科技局的准东厦大研究院自5月9日揭牌以来,始终紧扣准东产业发展需求,锚定低空经济、二氧化碳消纳与转化、石墨烯材料等前沿领域,全力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研究院立足昌吉州产业实际,集聚厦门大学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优质资源,聚焦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通过技术和人才双支撑,推动高校产学研成果与本地企业深度融合此次斯研新疆的落地运行,正是该研究院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的首个实践成果,为后续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树立了标杆。

  据介绍,斯研新疆的母公司——厦门斯研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联合组建“石墨烯工程转化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消纳及转化、石墨烯材料等领域已积累深厚技术成果。斯研新疆落地准东后将重点围绕当地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推动多项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在“双碳”领域,其与厦门大学联合攻克的低能耗低浓度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催化剂与工艺,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甲醇等化学品,实现多产联供。目前,“千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多产联供”项目中试装置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工艺包已通过自治区专家审核。远期规划的“准东碳岛”项目,预计将形成数百至数千万吨/年的化学品生产规模,既能消纳本地高低浓度二氧化碳,又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绿色原料,构建低碳循环产业生态。

  依托昌吉州丰富的晶状石墨矿资源,斯研新疆将引入母公司100吨/年氧化石墨烯生产线的绿色智能制备技术,联合厦门大学科研力量深耕石墨烯下游材料研发与应用,打造从石墨矿开采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点石成‘烯’”的资源价值跃升。此外,其联合开发的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凭借优异的隔热性和耐极端气候特性,将为园区节能降耗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彰显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实效。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