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关键是适应力而非知识“抢跑”

发布时间:2025-06-29 20:34:58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硕

  近日,昌吉州各幼儿园大班孩子迎来毕业。孩子即将步入小学,是否报名幼小衔接班,让不少家长“进退两难”:报班担心“钱花了打水漂”;不报又害怕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节奏,“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面临学习环境、方式和生活的巨大转变。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氛围轻松;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有严格的作息和学业要求。“转不过弯”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困难,如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等,影响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然而,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幼小衔接班上,真的可行吗?不少幼小衔接班以教授小学知识为主,如拼音、识字、算术等。但提前灌输知识,真的能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更有优势吗?事实并非如此。

  昌吉市第五小学学生家长潘女士表示,女儿上一年级前“抢跑”上过一年幼小衔接班确实学了不少拼音、识字和算术知识。刚开始她还很高兴,觉得孩子能轻松应对小学。可是后来发现,孩子对学习兴趣下降,做作业拖拖拉拉,注意力也不集中。交流后才知道,孩子觉得知识“炒冷饭”,再学很无聊。潘女士这才意识到,过早地接触知识,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幼小衔接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适应力,而非单纯的知识储备。适应力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具备良好适应力的孩子,能够快速融入新环境。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让他们在小学独立应对生活琐事,比如按时起床、睡觉、吃饭等。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玩益智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专注力。小学是一个“小社会”,孩子需要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家长可以多带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和合作。这样孩子在小学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昌吉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单文莹表示,在幼儿园阶段已经通过入园签到、阅读绘本、绘画等形式将书写能力、专注力、自理能力等培养无缝衔接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小班关注能力发展,到大班强化视听学习能力,再到一年级实现科学融合,逐步帮助孩子做到“专心听、用心记、坐得住、能适应”。所以关于报不报幼小衔接班,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也无需盲目跟风,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家长需科学看待孩子的成长节奏。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