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零突破!首批22台“奇台籍”汽车智能充电桩走向市场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谢甜 李逸凡 姚吉文报道)7月15日,奇台产业园区内传来好消息,新疆东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新新能源)生产的首批22台“奇台籍”汽车智能充电桩,在顺利完成调试后装车,发往吉木萨尔县,将在当地两家酒店落地投用。这一成果,标志着奇台县新能源产业在充电桩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充电桩投用前最后的检查调试。通讯员李逸凡 摄
“这批充电桩配备智慧后台系统,能根据车辆需求智能分配功率,适配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型,满足各类充电需求。”公司装配车间主任蒋利飞介绍,作为直流快充桩,产品不仅充电高效,更融入了充满自动断电、电池健康智能检测、大功率电池识别及短路保护等先进技术,全方位保障充电安全与稳定。
谈及技术亮点,东新新能源董事长朱德栋特别提到高温环境下的散热技术:“此次推出的充电桩采用风扇固体冷却方式,成本低且稳定性强。下一步我们将攻关液冷技术,进一步提升充电桩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更好适配高端市场需求。”
作为奇台县本土的电控设备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东新新能源在技术研发领域深耕多年。今年6月,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的智能充电桩生产线正式投产,月产能达500台,为实现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疆东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智能充电桩。通讯员谢甜 摄
而这一成果的取得,也恰逢昌吉州的政策东风。2024年7月,昌吉州政府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实现全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以上、充电桩规模达到3700台(充电枪5600个)以上的目标,并着力构建“城区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换)电网络。东新新能源精准把握机遇,依托准东与奇台的区位及资源优势,深耕本地市场,聚焦社区、商圈、交通枢纽、文旅景区等场景推进充电设施布局与服务升级。
“我们要靠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服务效率积累口碑,在昌吉州市场稳扎稳打,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客户。”朱德栋表示,随着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电动重卡等各类电动车型的推广普及,从居民日常通勤到货运物流等领域,对高效、便捷、安全的充电服务需求日益凸显,这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疆东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智能充电桩。通讯员谢甜 摄
目前,东新新能源正以强劲势头迈入新发展阶段。企业正加速推进二期扩建,计划投资2000万元,于8月底推出太阳能光储一体化充电桩,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扩大生产规模,为区域新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