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党建 > 党建要闻

产业链上的党建力量——特变电工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密码”

发布时间:2022-12-16 12:01:16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李建平)

  【题记】

  2022年12月13日,全国“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发布,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昌吉州党委组织部推荐的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党建案例荣获“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案例。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特变电工大力实施“党建链”工程,以党建引领持续为企业发展赋能。三十多年来,从资不抵债的街道小厂到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领跑者,其高新技术产品已成功进入美国、俄罗斯、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从“装备中国”走向“装备世界”。

  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凝神聚气,努力攀登输变电行业世界高峰;

  生产车间的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展示特变电工发展的“企业速度”;

  物流园内,塔吊林立、货车穿梭,一列列车厢源源不断输出“中国制造”;

  ……

  这是特变电工普通的一天,也是党建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截面。

12.png

特变电工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党建链”点亮创新梦

  如何让高质量党建的“软实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特变电工把党建工作延伸到生产一线,从产品研发到企业管理,从生产车间到项目现场,在各个领域都注重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走进新疆输变电科技产业园特高压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全国技术能手张国云正在指导组员绕制线圈。线圈相当于变压器的心脏,技术含量较高。“小组配备了4名技术过硬的党员,在质量管控、技术攻关等关键领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每一个工艺都合格。”张国云说。

  1988年,特变电工从一家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起步,逐渐成长为输变电行业的骨干企业,“党建引领”无疑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特变电工深入实施“党建链”工程,党委抓统筹、业务部门抓融合、一线支部抓落实、广大党员争先锋,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并贯彻始终,助力高质量发展“拔节生长”。

  如今,特变电工党组织从创业之初的1个党支部发展壮大为下设16个基层党委(党总支)、110个基层党支部的大型企业党委,全集团党员人数4200余名,占员工总数的20%。跨行业、跨地域、跨国境的大型企业党委,推动企业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构建了三大上市公司,在国内拥有18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2个基地,让“党建链”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特变电工承担了多项国家、世界首台产品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为全国超过50%的核电站、40%的火电站、50%的大型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电源点项目提供核心主变设备。累计在全球承建光伏、风电(离)并网项目5000余座,总装机达21吉瓦,每年贡献清洁电力超40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000万吨。

  “党建红”赋能产业链

  围绕企业党委“干什么”的问题,牵头把握方向,明细工作目标,致力服务主导产业,让“党建红”赋能产业链。

  特变电工党委始终坚持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党支部建在每一个企业管理细则中间,建在项目公司、业务科室、车间一线和海外工程一线,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在这里,每一个关键部门都设有党员示范岗,每一个技术攻关项目都由党员领衔;每一个重点领域,都设有党员责任区,使党员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从出口单机产品到成套项目总承包,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特变电工点亮了“电力丝绸之路”。截至目前,特变电工海外项目签约总额超200亿美元,已完工和在建项目总额达90亿美元。先后在塔吉克斯坦等海外项目(公司)建立了7个海外党支部。

  2012年以来,特变电工通过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研发中心吸引、海内外人才专场招聘等方式,集聚了来自24个国家的200余名国际化科研技术人才、行业学科带头人和1800余名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实现126项自主技术重大突破,其中65项为世界首创、61项为国内首台套。累计获得专利、技术秘密、软件著作权等超过1600项,参与制定国内外行业标准21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输送到全球,为推动世界能源革命和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特变电工方案。

11.png

特变电工为“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提供高端换流变、电抗器等产品。

  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围绕企业党委“怎么干”的问题,建强组织、筑牢阵地、扩大队伍、明细清单,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走进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整洁的车间内,工人们在卧式绕线机、气垫车、行车起重机等各式装备的辅助下,忙着生产不同规格的变压器国际订单产品。

  在技术岗位工作了24年的变压器厂总工程师孟杰说,特变电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用于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并建有国家唯一的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研究中心与公司现有的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共同组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这背后离不开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持续赋能。特变电工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与企业文化同向发力,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员带职工,以比学促作为,形成干事成事的风向标,真正让产业链党建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有效解决生产运营中的难题,形成“党建强、企业兴、产业稳”的发展格局。

  截至2021年底,特变电工全集团总资产达到1530亿元,拥有海内外员工2.4万余人,年销售收入达845亿元,成功入围世界机械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变压器年产量居全球前列,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崛起提供了强劲动力。公司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00余项荣誉,成为新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一面鲜艳旗帜。

13.png

特变电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车间进班组”宣讲活动。

  [实招]:

  特变电工深耕党建赋能产业链,夯基固本,以党建把方向、谋大局、虑大事、保落实、促稳定,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党建兴企之路。

  特变电工党委创新“党抓核心、工抓民心、团抓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双融双促”特色党建工作途径。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的“四特”精神,推动企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一是创建“红色车间”。在流水线上建立党小组,实现党的工作与生产管理抓在一线,形成“组长领着干、党员带头干、员工一起干”的干事创业格局。

  二是打造“红色学院”。企业投入近亿元建立15所遍布各产业的培训分院,内部选拔700余名内部资深技术人员、退休专家担任“内训师”,通过外请内培、线上线下等方式,让企业员工内外兼修、取长补短。

  三是实施暖心工程。坚持不断完善长效激励体系,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每年投入数亿元,开展系列关心关爱“暖心工程”,用于专家人才、住房补贴、集体婚礼、绿色就医、子女就学、家属关爱、股权激励等,让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奉献新疆。

  四是开展“党建+”工程。以党建引领文化落地、一企一品、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创新创效、宣传创新工作,打造公司党建工作品牌。

  (本版图片均由特变电工提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