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俞延伟 王佳)
今年以来,昌吉市绿洲路街道西域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紧抓治理本质,通过联动各方资源、整合治理队伍、助推经营发展,在社区治理的探索之路上,将党建工作与商业联盟相结合,打造以“聚商、助商、兴商”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示范街区,开辟了一条多方共赢、高效治理的新途径。
党建引领
巩固多方合作的核心根基
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打造融合发展的“指挥塔”。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平台,在示范街区组建党建+商业联盟、打造服务驿站,通过召开动员会、走访入户等方式,动员超过90%的商户加入。社区党委通过定期召开党建+商业联盟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五个好”商户评选标准》等办法,明确各方责任,并对加入联盟的商户定期进行诚信经营好、文明创建好、环境卫生好、安全和谐好、工作配合好的“五个好”商户评选,提高商户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员先锋模范带头,构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社区党委带动居民党员、在职党员,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围绕街区管理、驿站运行、群众服务等内容,设置秩序维护、问题收集、志愿服务等岗位,让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党员们还和商业联盟共同组织了“党员商户志愿日”活动,党员商户们在社区广场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志愿服务等。
商业联盟
助力社区服务品质全面升级
资源整合促发展,汇聚商业资源的“能量池”。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党建+商业联盟根据示范街区餐饮业态居多的情况,整合街区资源,开展各类优惠活动宣传、特色美食推广活动,提高街区餐饮商户知名度。今年开展的“美食节”“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将商家的美食、品牌在活动中展示出来,不仅满足了居民们的味蕾享受,也促进了商户和居民的进一步交流交往。
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贴心服务的“百宝袋”。在中心街布设服务驿站,内设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打印机等设施,为辖区商户、过往行人和户外工作者,搭建“暖心避风港”。同时,商业联盟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辖区沐色造型理发店的师傅们每月定期到服务驿站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社区定期引进第三方商家进入辖区进行爱心便民服务,如免费洗鞋、洗锅底;邀请街道司法所和律师在服务驿站开展法律咨询等。
社区治理
构建和谐家园的多元实践
参与环境治理,做扮靓社区环境的“美容师”。针对辖区海棠大道流动摊贩较多、治理较难、居民需求多的情况,社区党委引进第三方物业进驻管理服务,合理划分经营区域、统一制定入驻标准、加强基础设施配备、明确摊位收费标准等措施;围绕车辆违停乱放、挤占群众活动空间等问题,采取优化车辆进出通道、规范划分停车位、增开免费公共卫生间、增加垃圾投放站,切实解决商户“如厕难”、群众“活动难”、环境“整洁难”的问题。
化解矛盾纠纷,做化解邻里矛盾的“和事佬”。社区党委将党员商户、热心商户、诚信商户聘任为街区“联户长”,建立社区干部指导、联户长带头、其他店员参与的治理队伍,发动商户参与隐患排查、收集诉求、信息上报等工作。有居民反映一家餐厅的油烟排放产生噪音问题,在商业联盟成员商户和社区干部的配合下,与餐厅老板进行沟通,餐厅及时安装了隔音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社区治理水平提高,营造和谐氛围的“守护者”。针对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环卫、园林等部门下沉执法实际,与社区网格员采取混合编组、优化力量、轮岗轮值等方式,推动街区动态实时共享、问题一线接报、处置及时高效,最大限度节省人力资源,构建“信息共享、便捷高效、协同联动”治理体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格局。
多方共赢
开启社区发展的崭新篇章
社区居民受益,做畅享品质生活的“主人翁”。社区党委以党建+商业联盟服务驿站为载体,每周协调市场监督、司法、税务等部门下沉开展联合办公,为商户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税收缴纳、法律咨询等服务。针对辖区商户反映的难点问题,搭建“部门+社区+商户”的议事平台,召开联席会议,为商户提供专业化、精准化解决措施,切实让群众“少跑腿”“办事快”。
商家效益提升,做收获发展红利的“实干家”。社区党委联合商业联盟围绕助商惠民,以群众得实惠为基础,深挖街区美食、饮品、培训、婚庆等商业资源,通过打折促销、为困难群体让利等措施,让群众享受更加专业、优质、实惠的服务。联动人社部门,广泛开展用工信息发布、就业技能培训,带动街区经营发展。
党建商业联盟服务驿站,发挥便民服务的“桥头堡”作用。在社区中心位置设立党建+商业联盟服务驿站,为居民、商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服务平台。驿站中安排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居民党员)轮岗延时,为居民解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办理程序,如社保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同时,驿站还是信息发布的中心,及时发布社区活动、商家优惠信息等,让居民第一时间了解社区动态。
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西域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与商业联盟的合作,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服务领域,加强对社区党员和商业联盟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