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张佳)
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立足岗位职责,将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作为服务群众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印发《昌吉州创新“五社联动”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施方案》,促使社区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相增益,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突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由“各自为战”到“齐心协力”
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居民自治组织和居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协调联动治理架构。加强社区资源整合,鼓励“一室多用”,支持全州174个城乡社区利用现有社区公共设施,用好用活社区综合服务阵地,整合完善覆盖全体居民、功能完备、惠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平台。搭建联动桥梁,落实社区共驻共建机制,鼓励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图书馆、文体运动馆等公共资源面向群众开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熟人社区”。
突出多元共治,社区服务由“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引导社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育壮大社区社会组织,在每个社区分别发展社会组织5至10家,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按照不同规模、业务范围、成员构成和服务对象,由所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两委”实施备案管理,民政部门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机制。综合分析研判基层治理数据资源,整合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会慈善资源,建立基层社会服务项目库和需求库,积极引导相关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质效,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突出需求导向,普惠对象由“一老一小”到“全龄共享”
及时了解居民群众服务需求,引导社区建立居民需求、服务资源、民生项目三张清单,落实《推进优质服务八进社区工作方案》,引入养老托育、助餐助行、家政便民、公共就业、家庭医疗、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服务,为“五社联动”拓展资源供需对接平台。健全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统筹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下沉基层一线,拓展延伸服务领域,链接整合社会资源。遵循以项目定资金原则,积极推进政府购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服务,实现需求端和供给端有效对接,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自治活力和推动秩序重构。
突出能人效应,社区治理由“独门包揽”到“人人参与”
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城乡社区注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网格发现、村社接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社工、社会组织集合”模式,全面发挥好“民情收集站”“多元解纷站”等作用,及时响应群众的急难愁盼。完善民主议事协商机制。借助党建引领力量搭建议事协商平台,采取“1+4+N”模式(“1”即社区党组织;“4”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N”即利益相关方)引导多方参与,共商社区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党员、青年、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引导居民自发投入到政策宣传、应急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和平安巡防社会服务工作中,共建和谐平安家园。
下一步,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项目支撑等方式,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引领辐射,促使多元参与共治力量更强大、治理资源更富集、治理成效更显著,推动基层党建和社区服务整体水平登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