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叶巧玉
着眼2026年换届,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力量,木垒县全面分析研判当前村级发展需求,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力量链式培育机制,严格选人条件、厚植成长土壤、强化动态管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县乡联动优选
由县级包联领导带队组建专题调研组,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65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摸排,全面分析研判村班子运行运转、村干部履职能力和村级后备力量储备情况。根据学历年龄能力“一升一降一提升”目标,从优初选、从严联审,补充村级后备干部17人。建立406人后备力量储备库,实现村“两委”班子中致富能手、本乡本土村书记占比分别达56%、98%。
帮带培养赋能
制定县领导帮带培养村书记后备人选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帮带培养机制,明确1名包村县领导、1名包村乡领导、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共同帮带1名后备干部,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强化岗位锻炼,有针对性地安排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工作会议,积极建言献策,在纠纷调解、基层治理、应急处突等关键领域,根据个人特点和专业专长安排专岗历练,将培养较为成熟的30名后备干部充实到“三个中心”,多方位推动成长成才。
动态管理使用
坚持“能进能出、赏优罚劣、动态调整”的管理原则,完善动态评估调整机制。注重平时了解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帮带干部、村级党组织、乡镇党委三方联动,围绕“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个人品行、群众评价”等方面,每月一汇报、半年一评估、年终一评议,推动后备力量管理“首位晋升、末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