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陈国锐报道)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从健全工作机制、用好政策工具、加大政策宣传、促进银企对接、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多层次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持续增加民营企业金融供给,让更多民营企业贷得上、用得起。民营企业贷款实现量增价降。截至2024年末,昌吉州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29.82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9.9%,较年初增加28.42亿元,同比增长4.05%,贷款户数达3166户。2024年12月,昌吉州新发放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2%、3.95%,同比分别下降31BP、96BP,贷款利率稳步下行,并处在有统计以来较低水平。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力度加大。2024年,昌吉州民营企业累计债券融资30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融资利率3.17%,同比下降10BP。
多维发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各项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保障和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督促金融机构树牢“一视同仁”观念,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开展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四进”活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金融机构尽职免责协调机制。指导成立昌吉州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效落实利率调控政策,稳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该行2024年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72.8亿元;办理再贴现10.2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激励资金896.68万元。强化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印发昌吉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方案,按季度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工作,完善反馈通报制度,对评估结果连续多次为“勉励”档的金融机构开展约谈,加强评估结果的激励约束作用。从2024年4季度评估结果看,优良率为51.85%,6家金融机构评估等次较上季度提升。
破解重点领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堵点、卡点,创新开展“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月”活动,推动设立昌吉州首家科创支行,汇编昌吉州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典型案例,通过“庭州科技”微信公众号扩大宣传。畅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先后推动8家金融机构实现全国(全疆)系统内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的“零的突破”,累放金额达14.4亿元,有效缓解了民营科技企业抵押担保难题。
全疆首创政策宣传新模式。开展常态化金融直播活动,依托昌吉州工商联官方抖音号,组建金融直播专员人才库,组织16家金融机构开展“引金融活水 润民企成长”系列直播活动,深度解读金融政策,推介金融产品,在线为民营企业解答疑惑、回应关切。实现直播活动扩容升级,健全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组织工信、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律师事务所开展专题直播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已累计开展直播91场次,观看人数5.6万余人次。相关做法被自治区工商联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疆推广。
全方位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拓展融资服务场景,截至2024年末,中征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实现融资376笔、200.4亿元;特变电工依托平台实现供应链融资19笔、5506.05万元;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行政许可,企业银行结算账户“应开尽开”;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让利金额达5000万元,惠及7万户民营企业、个体户。助力民营经济涉外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4家民营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6家纳入全疆首批外汇展业试点,推动13家民营企业通过签约外汇衍生品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支持特变电工开展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助力打造集团公司全球一体化资金管理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将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推动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助力昌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