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
打响“中国牛乡”,闯出农牧产业新天地;打造“西北棉城”,织出特色产业好前景;重振“西部苗都”,孕育绿色经济新希望……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呼图壁县凭借牛、苗、棉等特色资源,精准发力、深入布局,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潜力。
2024年,呼图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83亿元,经济实现稳步增长,改革创新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站在“十四五”规划与“十五五”规划的交汇期,呼图壁县如何找准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县域经济,服务于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呼图壁县委书记徐雪峰给出了清晰有力的答案:“我县将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紧跟昌吉州党委、政府的战略指引,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把握改革、产业、创新三大关键要素,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不断做强做实县域经济。”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徐雪峰表示,新的一年,呼图壁县将精准对标中央及区、州改革部署,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政策,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财税、零基预算改革。针对县域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创新国有农用地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农村“三资”管理体系,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实力根基。徐雪峰表示,呼图壁县将紧扣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积极探索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引擎。徐雪峰介绍,呼图壁县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打造独具呼图壁县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徐雪峰说:“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呼图壁县将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践行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全力搭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呼图壁县将锚定“中国牛乡”“西北棉城”“西部苗都”定位,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变,今年将大力推进燕犇乳制品加工、润泰达万头奶牛基地等重点项目,打造乳业核心区;积极推动宇华纺织22万锭环锭纺等项目落地,力争棉纺产能突破100万锭;依托特色林果和鲜切花种植,创新发展“苗木+”融合业态,拓展疆内外市场,提升特色农业的影响力,为乡村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徐雪峰介绍,呼图壁县将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加快推进首钢西沟120万吨煤炭改扩建、齐新1H、3H煤层气采气作业,提升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动中石油165万千瓦光伏、绿氢绿氨等新能源项目,构建“光伏+”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壮大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探索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力争年内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0亿元,工业园区总产值达90亿元。
服务业方面,呼图壁县将深化“旅游兴县”战略,以S101线旅游风景道、康家石门子岩画景区为依托,利用“乌昌石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乌昌花园”,预计全年旅游收入27亿元。同时,推进铁路物流园建设,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发展夜间经济、电商产业园等新业态,全方位激发消费活力,构建“品牌农业+绿色工业+活力服务业”三维发展格局,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有了发展的硬实力,还要有发展的软实力,呼图壁县如何提升发展软实力?徐雪峰说:“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民生保障是强大凝聚力。我们要让企业安心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共创呼图壁的美好未来。”
2025年,呼图壁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府履约践诺,推动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持续清理企业欠款,切实为企业减负。严格落实涉企行政检查规范,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实行“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优化涉企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一窗受理”等便捷审批方式,落实政金企合作机制,助力企业丰富金融产品、降低融资门槛。建立“一起益企”接诉即办体系并定期测评,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同时,聚焦民生领域,在城市更新、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功能,让优质服务成为呼图壁县最鲜明的软实力。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徐雪峰说:“呼图壁党员干部坚信,只要怀着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心,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大胆闯出新路、开启全新局面,就一定能写好呼图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