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经济 > 要闻

百舸争流千帆竞 戈壁煤海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6:55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佘再兴

  机械轰鸣、塔吊擎天、车辆如梭……2025年开春以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的广袤大地上,一幅“追风逐日”的建设画卷正磅礴展开。

  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核心支点,准东开发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锚定“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一季度,98个项目密集开工,总投资2030.44亿元。以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地,成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高点谋划 开启项目建设新征程

  一块煤炭,若仅用于燃烧,其市场价值相对较低。通过清洁高效利用和化工转化,不仅可稳定输出电能,还能衍生出丰富的工业产品。

  按照规划,准东开发区今后将重点布局煤制烯烃、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等产业,推动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5年,准东开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其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着力提升发展整体能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度超前布局谋划新型算力、绿色氢能、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煤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加快打造2个千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煤化工千亿产业。大力推进重点煤化工项目建设,加快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甲醇等项目年内全部开工。打造硅铝新材料千亿级产业,促进硅铝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百亿级产业。推进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煤炭交易体系。加快华电英格玛、红沙泉二矿、兖矿四号矿建设。

  打造煤电百亿级产业。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准能、昌东电源项目建成投运,推进华电热电联产项目复工建设。

  今年,准东开发区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52个,总投资4400亿元,涵盖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绿氢耦合、硅基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多方联动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准东开发区上下齐心,以“开年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党工委、管委会实行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建立了“专项+专班”工作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管家”,全流程跟踪服务、全流程做好要素保障。通过该机制,自年初以来,已累计化解项目卡点问题20余项,切实解决了企业项目推进中的“急难愁盼”。

  规划建设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打出项目建设“组合拳”。一方面,迅速启动重大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率先建设多条重大项目进场道路、连接路,全力保障国能煤制气、金能德汇、其亚煤制甲醇、东明塑胶烯烃等重点项目的交通畅通;另一方面,针对须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主动靠前服务,与项目业主沟通,提供全方位的帮扶指导,对施工许可资料进行预审核,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施工许可证签批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按下“加速键”。

  安监局考虑到重大项目开工时间紧、任务重,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指导帮扶。向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文件,让其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指导项目单位办理安全相关行政许可和审批手续,如安全条件审查、施工安全许可等,告知办理流程和重点事项,帮助企业少走弯路,避免因手续不全而违规开工。

  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与材料。各审批单位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好服务,及时为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各项手续,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并解决水、电、气、资金等实际问题。

  据统计,截至3月底,开发区市场主体较上年同期增长14.62%。其中,企业总数为1813户,较上年同期增长20.23%。

  产业升级 激发项目建设新动能

  今年一季度,随着天气转暖,准东开发区的项目开工也越来越密集,一批百亿级项目“扎堆”开工。

  被列入“一号”工程、总投资338亿元的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在各方协同努力下,2月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利用准东的优质煤炭资源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煤化工产品,进一步延伸开发区的煤化工产业链。同时,兖矿四号矿一期1000万吨/年项目也取得重要进展,前期手续全部完成,已转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3月28日,总投资190亿元的东方希望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全球首个“绿电+煤化工”耦合示范工程,年转化煤炭600万吨,生产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建成后可实现年均工业总产值70亿元,利税4.6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

  ……

  在巩固现有煤炭、煤电、现代煤化工、煤电冶、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准东开发区依托3900亿吨煤炭储量,推动煤化工从“燃料”向“材料”转型,促进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烯烃产业链:山能化工、东明塑胶两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达产后,可年产聚乙烯、聚丙烯160万吨,填补西北高端化工原料缺口。

  绿氢耦合:山能化工项目配套12000Nm3/h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直供甲醇合成环节,年减碳50万吨。

  碳捕集封存(CCUS):兖矿新疆能化项目建成西北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基地,推动煤化工“近零排放”。

  数字化交付:中国天辰工程公司采用BIM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设计效率提升30%。

  如今的准东开发区,在重点项目的强力带动下,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