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教育 > 学生作文

家乡变化我见证

发布时间:2024-10-09 11:18:31 来源:昌吉日报

  □玛纳斯县凉州户镇中心学校四年级(2)班  迪纳

  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到迷茫,十岁的我,都见证了家乡的什么变化呢?

  我打开历史的画卷,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照片: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诞生犹如一轮气势磅礴的新日,一扫旧中国的阴霾,从此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

  我的家乡在玛纳斯县清水河乡芦草沟村,距离县城九十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庄。谈起变化,我爷爷有说不完的话:“现在,我享受到了住房补贴,孙子上学有营养餐,校园里通水、通电、通网,相比以前,变化很大。”

  我还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生活很困难,住的房子都是土块建的,吃的是苞谷,还吃不饱,买面还排长队,有时候还买不上;寒假期间还打小工,一天三毛钱,当小工两个月挣的钱只能买一些书本和铅笔。还说以前全家人都睡在一张大炕上,炕上通常铺席子或者毡子,吃饭盘腿坐在炕上;油灯下,撅着屁股跪在炕上,低着头写作业。

  后来,我意外发现了爸爸小时候在学校的照片,点燃了我对爸爸童年的好奇与兴趣。

  爸爸出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农民家庭。九十年代,他在上小学,五六间土房,不大的一个院子,就是他小学时的学校。教室里,课桌椅都是简陋的木板组成,冬天架的火炉子,同学们轮流从家里带来柴、蜂窝煤生火取暖。教室里唯一“时尚”的是一块用水泥制作的黑板,这是爸爸印象最深刻的。即使这样简陋的学校,也不是每个村都有的。

  如今,在芦草沟村的千山万壑之间,一条条新建的道路向外延伸,一排排新房里住着村民;现代化校园,书声琅琅,孩童穿梭,相映成趣。村委会每天组织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收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我的学校,每个班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上课老师用生动的视频、动画将我们引入知识的大门。新学期的第一天,我见到了“宝宝巴士”,这竟然是我们的新校车。乘坐着崭新的校车走进学校大门,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又美妙。老师告诉我,这学期我们学校将要新建塑胶操场。一想到我们可以在新操场上尽情奔跑,我真是太开心了!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指导老师:罗亚丽(该作品获“辉煌70年 壮丽新昌吉”征文小学组三等奖)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