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旅游 > 旅游资讯

融合提升,绘就新的“诗和远方”——看昌吉州文旅如何书写“昌吉故事”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3-05 11:32:24 来源:昌吉日报

  三月的天山天池湖畔,冰层裂响,如春天的序曲,吸引游客前来迎春祈福;去冬今春以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大天鹅种群数量首次超过千只,创历史最高纪录;木垒万亩旱田绵延起伏,皑皑白雪下,冬麦苗仰头追寻着春光……

  在这幅生态画卷的映衬下,2024年昌吉州交出亮眼文旅成绩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13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7.9亿元,分别增长14.02%与20.3%,增速位列全疆第二。当“诗与远方”从愿景走向现实,2025年的昌吉州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丝绸之路”千年画卷上挥毫泼墨,蓄势向全年550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超400亿元旅游收入的目标进发,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文化浸润,为旅游注入灵魂

  2024年,昌吉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文化“烟火气”飘入了各大景区,有效促进文旅融合提质增效。2024年昌吉州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2867场次,“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演出892场次,举办惠民音乐会48场、美术展览18场;开展“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378场次;开展援疆专场演出27场,引进援疆优秀剧目及福建白瓷展等39场次,州非遗展厅建成并对外开放;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演出203场次;《夜游北庭》系列演绎活动成功演出;北庭故城遗址壁画通过AR技术“复活”,游客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昌吉州的文旅融合正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反应”。

  2025年,昌吉州将编制《昌吉州文化旅游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昌吉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引导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特色内容向昌吉小吃街、古城商业街、中华碧玉园、碧琳城、天山北麓葡萄酒风情街等街区聚集;打造“非遗集市”“非遗夜游”等新场景;举办“群众村晚”、广场舞、大家唱等“文润庭州”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0场次以上;提升新疆大剧院演艺品质,发放5万张新疆大剧院和精品体育赛事昌吉文惠卡;进一步深挖鸣沙山胡杨林景区、叶勒森沙漠公园、吉木萨尔千佛洞、昌吉芸农庄、康家石门子岩画、土炮营沙漠公园等景区景点特有文化资源。与此同时,每个县市将形成1至2个文旅产业集群,至少打造两条以上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

  2025年,昌吉州将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市场化开发等方式,激发文旅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助力文化传承与旅游消费同频共振。

  ■基建破局,织密全域服务网

  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示范点已实现“一部手机游全程”;在木垒县月亮地村,腾退空间改造成的“乡村文化客厅”成为网红打卡地。基础设施的“毛细血管”不断延伸,正为“大美昌吉”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昌吉州地域面积广阔,景区景点星罗棋布。“三难一不畅”曾是游客诟病的短板,如今却成为昌吉州基建攻坚的发力点。近年来,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将旅游风景道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全力打造百里丹霞风景道、天山1号风景道、车师古道、木玛沙漠公路4条旅游风景道,串联起森林、草原、河流、湿地、雪山、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景观。

  2024年,昌吉州新建停车场12座、旅游厕所11座、旅游标识牌94块;实施文旅项目32个,完成固定投资4.01亿元,推进金普顿酒店、索尔巴斯陶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落地;推动39个“微景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5.47亿元;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部接入智慧旅游平台;江布拉克机场通航更是为“入疆第一站”按下加速键。

  2025年,昌吉州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将抓好庭州生态绿谷金普顿酒店、索尔巴斯陶、北庭故城、潘多拉动物王国、百里丹霞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30个“微景点”招商项目;支持木垒县申报自治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玛纳斯县申报自治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各县市也将以旅游城市建设为目标,统筹区域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设施。

  昌吉州将开展旅游标识标牌建设管理攻坚行动,计划新建旅游标识牌185块;还将新建停车场14个、旅游厕所15座、充电桩70台、充电枪80个,积极推进通信基站建设,破解自驾游“里程焦虑”,有效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此外,每个县市将新增“昌吉好礼”购物店1家,开发设计5套旅游纪念品,打造2处智慧旅游示范点。

  ■品牌突围,讲好新时代“昌吉故事”

  2024年,昌吉州持续擦亮“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文旅品牌,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3家,孵化出一批“旅游+研学、康养”等新业态示范基地(点),全州新增涉旅品牌28个;推出10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大美新疆·北疆雪谷”入选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引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丽中华行》《家乡的年味儿》、湖南广播电视台《跟着课本去旅行》、欧洲13国旅行商踩线、腾讯QQ飞车S5总决赛等全国性文旅营销活动;加强与各类媒体推广合作,构建“昌吉州文旅”立体营销矩阵精准引流。

  “跟着赛事游昌吉”“跟着演出去旅行”不仅是口号,更是文旅IP的孵化器。2025年,昌吉州将借力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落地契机,推出《寻儿记》《幸福花儿开》等剧目巡演,打造“演旅融合”新范式。瞄准“高端客群”与“冰雪经济”,昌吉州计划创建国家4A景区1个、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等级民宿5家、星级农家乐5家、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各1家,申报“旅游+”示范基地(点)10处,提升S级滑雪场2个。更值得期待的是,“昌吉好礼”旗舰店将入驻4A级景区,旅游纪念品融入木刻版画、哈萨克刺绣元素,让游客带走“昌吉记忆”。同时,“昌吉文旅”抖音账号联合本土推介官,以短视频探店、直播带货掀起“云端种草”热潮。

  此外,全州将实施“旅游精品工程”,要求4A级以上景区至少开发3项文化衍生品,发放“文惠卡”撬动二次消费,目标直指400亿元旅游收入。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艳华说:“今年,我们将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旅产业集群发展为着力点,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抓规划、强基础、塑品牌、拓业态、优服务、促融合、助消费,继续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从文化浸润到基建升级,从流量争夺到品牌深耕,昌吉州的文旅融合已超越“产业升级”的范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化与山水奏响和谐共鸣的乐章,一个更具韧性与魅力的文旅生态圈正喷薄欲出。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