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手工醋 滴滴匠人心
字体:
A+ A. A-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硕 李思佳 实习生 张瀚珑)30天时间能做成什么事?30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学一项新技能,在冯国祥看来,30天可以酿出一坛好醋。
在木垒县东城镇东城口村,就有一位拥有传统酿醋手艺的传承人冯国祥。他家几代人用热爱去酿醋……
传承几代,百年酿造手工醋
7月13日,记者走进冯氏醋酱厂,首先打开的不是视觉,而是味觉,醋糟的酸味弥漫在小院里。他家传统酿醋的工艺以优质玉米、麸皮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工艺,纯手工翻料,一坛醋的酿造要经过蒸、翻、拌等8道工序,在生产车间里,每一道工序都有单独的房间。
“我从小就看着父亲酿醋,直到十几岁时,父亲才带着我开始正式学习。父亲说,手工醋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算起来也积累了百年的经验。以前都是小作坊生产,直到2016年我和妻子在木垒县劳动就业局的支持下,在自家院子里盖了五间砖房,成立了‘木垒县东城冯氏醋酱厂’,将手工醋做大做强。”酿了30多年醋的冯国祥,在醋厂翻拌醋糟时,和记者聊起了他们家与醋的缘分。
现在,冯国祥又将酿醋的手艺传承给了女儿冯艳,冯国祥说:“把手艺教给女儿是想有个传承,她利用互联网,让我们的手工醋走出木垒,走出新疆。”
7月13日,冯氏醋酱厂内,冯国祥和女儿查看醋的质量。 记者 王硕 摄
苦尽甘来,酿出幸福路
苦尽甘来,是古人对滋味最质朴的辩证。在冯国祥眼中,做醋是一件苦活,而当顾客一句简短的赞美,或是外地游客上门买醋,就让辛劳变成了甘甜。
酿醋的步骤丝毫马虎不得,首先要将玉米粉碎蒸熟,这一道工序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蒸熟的玉米拌入麸皮,开始发酵,要时常监测原料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就要及时翻拌降温。发酵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之后进行压胚,一周左右醋化即可完成。
冯国祥告诉记者,最先发酵出来的醋就是老陈醋,其浓度和酸度都比较高,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冯国祥说:“我们每年能生产50至60吨醋,一年的收入能有70多万元。”冯国祥定期收购农户家的玉米、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东城口村村民努斯热提·喀哈尔说:“2018年我来到醋酱厂工作,每个月都有2800元的固定收入,醋厂离家不远,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家人,非常方便。”
“近些年,我们的手工醋逐渐被更多人熟知,许多游客也会介绍给朋友,他们会通过电话和微信购买。”冯国祥的女儿冯艳说。冯氏手工醋在昌吉州各个县市陆续有了经销商,他们的手工醋还卖到了全国各地。
这些天,冯艳和吉木萨尔县的一家电商平台正在谈合作,冯艳打算将手工醋推广至各个团购网站。谈及未来,冯艳信心满满,她说:“我们希望让老百姓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品尝到真正的手工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