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丽: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领头雁”
字体:
A+ A. A-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贾兴旺)“小杨,快把这盘红烧鱼给客人端上去,记得一定要征求客人的意见啊!……还有一批客人马上就到了,小马你们快把8号包厢收拾妥当……”9月22日下午,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的“临古道饭庄”里,老板赵新丽正在给服务员和厨师们下达工作指令。
赵新丽今年42岁,是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她思维敏捷、办事利落、天性活泼,特别喜欢孩子,2004年她从新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毕业后就在乌鲁木齐市的一家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
“我的思想比较活跃,有想法就想实施,但是给别人打工即便是有再多的想法也等于零。那时,我就梦想着将来一定要干属于自己的事业。”2006年,赵新丽从幼儿园辞职回到了家乡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开始创业之路。
当时,榆树沟镇没有一家幼儿园,农村的孩子大都没有接受过学龄前教育,榆树沟村“两委”干部和乡亲们知道赵新丽有创办全镇第一家私立幼儿园的想法后都特别支持。没有教学场地,赵新丽就用自己家的住宅当教室;没有教具、玩具,她就自费购买;师资不足,她就聘请了村里的两名大学生。
“当时,除了我们榆树沟村的学龄前儿童,还有周边其他村和开发区企业的儿童,生源最多的时候有60多个孩子。”赵新丽说。
2009年,赵新丽带着扩大幼儿园的梦想,多方筹措资金在榆树沟村建起了一处占地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6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政府对兴办幼儿基础教育在资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自己存在的诸多欠缺,赵新丽只好激流勇退向幼儿园的孩子们告别了。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了,放下就是损失。就在赵新丽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榆树沟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米拉提帮她分析形势,打开了思路。榆树沟村地处312国道和S216省道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缘优势,如果利用现有的庭院和房屋办一家具有乡村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市场前景一定会非常好。赵新丽就此从“孩子王”又蜕变成了开办农家乐的老板。
图为赵新丽在整理民宿房间里的床铺。贾兴旺 摄
从2021年4月开始,赵新丽在原来两层幼儿园楼房的基础上又投资200多万元对自己的院子进行了精心改造,种植了草坪,建起一条具有农家特色的“葫芦长廊”,还搭建了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毡房,并且租用村民闲置的别墅,开办了家庭式民宿。8月28日,她的“临古道饭庄”正式开业了。
“临古道饭庄”是榆树沟村设施较好、规模最大的一个度假村,有辣子鸡、架子肉、碱面烤肉、九碗三行子等40多道菜品,开业之后生意就非常红火,每天的营业额近万元。饭庄的食材都是村民自产自销的,就此拉动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把农副产品卖个好价钱。
赵新丽的农家乐民宿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她雇用了15个人,其中13个人是榆树沟村的农民。村民马建花的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自从她在赵新丽的饭庄当了服务员之后,不仅能够照顾孩子,而且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员工们每人每月有35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管吃管住,节日还有福利,每月有4天的休息时间,赵新丽还给他们每人都购买了社会保险。
赵新丽说:“有梦想而如果不去实现,那它就仅仅是墙上悬挂的一幅画,可望而不可及。只有朝着梦想去行动,才能够走进自己精彩的世界。”赵新丽表示,她要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当好榆树沟村乡村振兴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