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路上守初心 志愿服务无止境——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苏玉琴

发布时间:2021-11-19 10:24:31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A+ A. A-

  中国昌吉网(记者  高云哲)她罹患重病,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一次次与死神作斗争;

  她传递大爱,无私地帮助病友克服面对病魔的恐惧,帮助病友开朗乐观起来;

  她不忘初心,带领团队致力公益事业,使得全民志愿、人人公益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成为公益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昌吉市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人苏玉琴。

  笑对痛的人生

  1980年5月,苏玉琴不幸患上罕见的血小板无力症,之后相继引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股骨头坏死、鼻喉癌等,她前后经历了大小20多次手术,坐过轮椅、拄过拐杖、手术后失声、一只耳朵失聪。吃药、打针、化疗……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经历让她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苏玉琴常常告诉自己,既然无法回避生命里的这些磨难,那就只有勇敢面对、乐观生活。她每天都会积极配合治疗,还利用闲暇时间与病友们沟通交流,希望能用自己乐观的心态感染身边的病友。

  一个会心的微笑、几句贴心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帮助病友树立重获新生的信心,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很多病友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苏玉琴的乐观心态影响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传递爱的力量

  因为对白血病缺乏了解,苏玉琴通过到医院做义工的方式学习白血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并走上了公益之路。自1983年起,苏玉琴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在医院做义工,这位知性乐观的“知心姐姐”帮助病友们树立重获新生的信心,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2006年5月,她在昌吉州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红十字抗癌乐园,2011年更名为昌吉州红十字抗癌协会。成立抗癌协会后,苏玉琴常常组织协会成员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深入部队、机关、敬老院等地进行慰问,开展临终关怀、走访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苏玉琴说:“因为我知道一个癌症病人的痛,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想通过这些活动来告诉大家,癌症不等于死亡,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一定要与病魔斗争到底。”

  2008年被医院诊断为肺癌的刘淑萍,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在苏玉琴的鼓励下,她加入了抗癌协会,经常和苏玉琴一起到医院、养老院参加公益活动,渐渐地有了生活信心。“苏玉琴不畏病魔的精神感染了我和很多病友,虽然我们患病了,但是都愿意跟着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感到非常快乐。”刘淑萍说。

  志愿服务无止境

  苏玉琴常说,公益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最大的初心就是在志愿服务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等品牌团队的影响下,昌吉市360多支志愿服务队、7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公益路上,全民志愿、人人公益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成为昌吉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苏玉琴已年过花甲,这些年,苏玉琴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累计争取公益经费和募集捐款168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众2000多人次,为全疆各地各族空巢老人、孤残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捐助各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药品等总价值25万余元,累计发放慰问物资11万件,开展文艺义演活动600多场次,开展的各类公益志愿活动让56万余人受益,志愿活动遍及天山南北。

  苏玉琴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2019年,她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1年11月5日,她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对此,她感慨万千:“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鼎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大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厚爱,收获了太多的爱和感动。”

  载誉归来,苏玉琴坚持做公益事业的信心更足了。“生命的长度无法把握,但生命的厚度可以去拓展。”苏玉琴说,她会把这份爱心事业一直做下去。同时,她会借鉴各地志愿服务团队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爱心帮助。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