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人物 > 时代风采

劳动者之歌|新农人李海山:种下“甜蜜桃” 收获“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3-09-18 13:22:03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 (通讯员 陈红 侯志颖 王倩 报道

  近日,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线采访小分队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村——玛纳斯县凉州户镇西凉州户村,村里道路宽敞,庭院亮堂,片片桃园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

  走进桃园,桃农们正忙着将桃子进行装箱运输,旁边凉亭下还有来赏景的游客。见到笔者,一位身穿黑色印花外套、干净利落的汉子丢下手中的活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西凉州户村的种桃大户、致富带头人、连任两届西凉州户村村委会主任的新农人李海山。

  从餐桌到田野的转型

  1999年7月,十六岁的李海山初中毕业后,就去了乌鲁木齐学习烹饪技术。“我在沈阳、西安、乌鲁木齐都开过饭馆,主要经营新疆特色菜肴,受到很多食客的喜爱。”李海山笑着说。

  2004年,父亲去世后,姐姐嫁到了乌鲁木齐,李海山不忍心丢下母亲一人生活,毅然决定返回家乡。“餐厅忙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李海山说。经过慎重考虑,李海山决定放弃干了11年的餐饮业,回到玛纳斯县创业。

  回到村里,李海山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还购买了大型玉米收割机,从事农机租赁。2013年,李海山开始流转承包村民的土地进行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但因为种植经验不足,葵花籽的品质不达标,收购价格上不去,赔了10余万元。“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有成功就有失败。”李海山谈起回乡创业历程淡然地说。

  种植葵花失败后,李海山开始种桃。当时,西凉州户村只有10户村民种植桃树,李海山的邻居池红霞、池红军姐弟就是其中之一。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李海山敏锐抓住商机,承包了20多亩地种植桃树。同时,他还尝试种植大棚鲜桃。

  每天太阳还没探出头,李海山一家人就开始在桃园忙碌,他们先把通红的桃子采摘放进桶里,然后再仔细分拣放入包装箱内。桃园不时还有来赏景,采摘、购买鲜桃的游客。“现在我家的桃子不愁卖,老顾客都提前预订,害怕来晚了有可能抢购不上。”李海山笑着说。

  西凉州户村的桃子色泽好,味道甜,每公斤售价20元,一亩地能收入6000元至1万元。

  鲜桃好吃树难栽。每年秋天,桃农要对桃树进行埋压、盖草席、铺大棚膜等,开春时还要对桃树进行拉枝、修枝、疏花、疏果。

  “我们每年都会对桃子进行控产,每亩地产量控制在500公斤至800公斤,不能盲目扩大产量,保证品质是根本。”李海山侃侃而谈。

  为了拓展销路,李海山每年还会去上海等地进行考察,鲜桃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0多个城市。鲜桃的远销不仅解决了桃农们一部分销路问题,还大大提升了西凉州户村鲜桃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大家富了才算富

  李海山懂经营,会管理,2016年西凉州户村换届选举,李海山参加了竞选,高票当选西凉州户村村委会主任。

  “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真富。”李海山想把种桃作为西凉州户村的特色农业,带领全村共同致富。但是,种桃计划却难以推进。种桃树三年才挂果,盛果期要到七八年后,因此很多村民不愿冒险。

  李海山没有强制要求村民种植桃树,而是和村委会干部带头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起了桃树,自己的桃园从最初的20多亩发展到了如今的500多亩。

  村民看到种桃树赚钱,由原来的观望变成了抢着种。李海山带领10户种植户成立了“金色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社员42户,种植面积从150亩增加到1600亩。

  “两季四节”游客纷至沓来

  不仅仅要种桃卖桃,还要以桃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春赏桃花,夏品鲜果”是李海山与西凉州户村村委会提出的口号。2021年,在李海山的带领下,西凉州户村申报了12个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争取资金4177.73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建设。李海山还带领村民清理生活垃圾,美化村容村貌。2022年,玛纳斯县投资590万元,在西凉州户村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桃园文化广场。

  打造西凉州户村“两季四节”品牌,发展农文旅融合经济。每年4月初,西凉州户村开展风筝节亲子游活动,举办桃文化旅游节;5月,鲁冰花节吸引众多游客;8月,桃文化广场举办丰收节。每年二、三季度的四个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西凉州户村餐饮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李海山说:“马上又到农民丰收节了,我们计划从42户桃农种植的鲜桃品种中挑出‘桃王’,拿到桃园文化广场进行展示和评比。我们想通过丰富的活动,发展桃产业、桃文化,把西凉州户村变成桃花仙境,农民的盛世家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