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历史文化

非遗里的昌吉|哈萨克族马鞍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4-12-18 11:43:56 来源:昌吉日报

  项目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布时间:2009年 申报县市(单位):奇台县  哈萨克族马鞍具的历史非常悠久,是草原上出现较早的一种马鞍具。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为了生产和生活,他们大量饲养马匹。在那时,他们就开始制作并使用最初的马鞍具。  工匠们根据自己的手工艺和生产生活方式,对马鞍具有选择地进行了改造,制作出了各种类型的鞍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这种古老的马鞍具只是在装饰工艺方面有所改变。  从装饰方面来看,马鞍具有金饰马鞍、银饰马鞍、宝石马鞍、革饰马鞍、骨饰马鞍、木雕马鞍等。马肚带种类有皮革肚带、皮编肚带、镶扣肚带。一副鞍具一般带有前胸带、肚带等。每件物品都有本身独特的制作方法及工艺流程,综合起来有木雕、骨雕、金属铸造及雕刻、毛制品制作、刺绣、图案设计工艺等。  马鞍具是见证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的历史实物。它体现了哈萨克族群众的社会变迁、历史环境、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整个马鞍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是集金属铸造、木雕、金属雕刻、刺绣、图案设计、毛制品制作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工艺品,是研究哈萨克族民俗发展史的重要依据之一。掌握马鞍具制作技艺的艺人,制作的马鞍具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结实耐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