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化新闻

木垒县:厚植文化沃土 共建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4-06-26 10:22:2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新新  通讯员 杨菊萍)

  每逢端午节、古尔邦节等节假日,木垒县各地都要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各族群众欢聚在一起,共庆佳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歌载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近年来,木垒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全县各族群众人心相聚、精神相依。

  抓好宣传阵地

  传承红色基因

  入夏以来,木垒县东城镇文化站启动流动红色电影放映活动,《铁马英歌》《绝地重生》等多部讲述革命历史、光辉人物事迹的影片,给老百姓送去“精神食粮”,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在休闲之余重温峥嵘岁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木垒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依托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国庆节、清明节等重大节庆节点,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木垒县各基层党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史馆、文化大院等活动阵地,采取阿肯弹唱、戏曲小品、民族歌舞等“文艺+宣讲”的形式,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让民族团结之音“声”入人心。

  繁荣文化事业

  增强文化自信

  近日,木垒县老干部芦河松新疆曲子传承社走进照壁山乡双湾村开展文化下基层戏曲演出活动,州艺术剧院在木垒县开展庆祝昌吉州成立70周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一场场文化盛宴精彩上演,激发各族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木垒书院、新疆首家文学主题展馆——刘亮程文学馆、新疆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一个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在木垒落地,《捎话》《大地上的家乡》《脐血之地》等一批本土文学艺术精品打响“木垒河”文化品牌,构筑起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同时木垒县加大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邀请文化学者对秦腔、新疆曲子、饮食文化、婚庆文化等进行系统挖掘整理,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开展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平顶山大墓、丝路烽燧等重要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历史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

  凝聚思想共识

  共建美好家园

  在木垒县街头巷尾、广场公园、社区村院,随处可见民俗文化宣传画、民族团结宣传标语。

  木垒县深入挖掘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市标志性建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橱窗、电子屏等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合,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将团结奋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民族精神根植在各族群众心中。

  同时,木垒县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提升行动,设立38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点,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技能+创业”组合式培训。近三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次,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创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推进共同体意识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百年拔廊房建筑文化,辐射带动月亮地村、菜籽沟村、水磨沟村等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天山木垒中国农业公园、新疆首条音乐公路、玻璃栈道、木垒书院、刘亮程文学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叶勒森沙漠景区成为新疆新晋的集研学游、抢险游、生态游、低空游为一体的沙漠旅游综合体景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观游玩,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增强全县各民族内生发展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