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苑 > 散文

老 父 亲

发布时间:2023-11-13 12:35:08 来源:昌吉日报

  刘廷军

  这段时间以来,经常梦见父亲,梦中的他在不远处看着我,可能是想念父亲了吧,不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再就是最近儿子给我寄来两本书,说是礼物,一本是《父父子子》,一本是《丘吉尔传》,我都很喜欢。由此也想到我的父亲,我给他送什么礼物呢,就想到把他的故事写出来,献给父亲,算是给父亲的礼物吧。

  父亲是一九四四年生人,家里人都称父亲为“老爷子”。

  父亲人生经历比较丰富,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性格比较直,脾气比较“倔”,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听说年轻时经常不苟言笑,很多人都怕他。但是父亲心眼很好,人很实在,是个“掏心窝子”的人,而且父亲一生喜欢钻研学习,意志坚韧,兴趣广泛,有很多手艺,母亲说我的性格里有父亲的“影子”。

  然而,和父亲相比,我的性格里缺乏坚韧、耐心和毅力等等,学习钻研能力不如父亲,特别在坚韧和毅力上更不如父亲,比如,父亲几十年如一日早睡早起,练功习武,锻炼身体,这是需要何等的毅力才能坚持的啊!但我却做不到。

  父亲从小离开家乡,是哥哥带着他来到新疆沙湾农村的,我说算是支边吧,父亲说是逃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亲被沙湾水电局打井队招为工人直到退休。询问父亲这些经历,他说靠自己有一身“手艺”才有机会到打井队当工人的,特别说自己会木工、泥瓦工和铁艺制作等手艺,当然父亲是个初中毕业生,那个年代有知识帮助了他。

  就父亲会制作铁艺这事,听他说是跟当地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学习的,这方面我可见识过他的手艺。那时我家的各种斧头、菜刀、小刀和镰刀等刀具都是经他手打造的,我认为让我高看父亲的是他能制作雕刻精美图案的刀具,不亚于过去市场上卖的同类产品,非常漂亮而且经久耐用,父亲曾给我送过几把刀具,至今收藏在家里当作纪念品。另外,因父亲喜欢家乡戏,尤其喜欢秦腔、眉户戏,他还亲手制作了二胡、板胡,经常自娱自乐。

  父亲还会石雕,记得我上初中时,他看我喜欢耍枪弄棒,实际上那时候我也只是心血来潮,父亲便专门给我制作了一个石锁,让我玩耍,现在还在父母家里放着。父亲会制作石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当然父亲的手艺还有很多,如制作手工艺品、秘制养生茶等,这些都珍藏在我的记忆之中。在父亲众多手艺中,我认为他的木工活是最有特色的,甚至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艺术气质”的木匠。

  父亲的木匠手艺是在老家跟我三伯学的,他说当时也只是学习了一些基础技艺,到新疆后,下决心自学,通过勤学苦练,不断实践提高,才有了现在的技艺,后来木工也成为父亲一辈子的爱好和追求。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做木工活时,从来不用图纸,都在他的脑子里,一套家具从选木材原料、分割、刨光、榫卯接头、安装到油漆等各个环节他都细致入微,有些家具还雕刻图案,力求每件家具作品精益求精。木工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很多工具,父亲动手能力很强,这些工具在他手上就像“耍把戏”,得心应手。

  做木工是父亲的业余爱好,但在我的心里,父亲是“匠师”,是“能人”,父亲的木匠手艺,使人敬佩。

  为打制家具,父亲陆续置办了很多木工工具,如各种斧头、锯子、刨子、凿子、墨斗和钢锉等。如今父亲也老了,已没有太多力气干木工了,家人也不让他干了,但这些木工工具都是父亲的宝贝,他还珍爱着这些工具。每次回到沙湾,父亲都会把它们拿出来,讲讲这些工具制作的故事,还将几件工具送给了我,包括他使用了五十多年的一个墨斗,听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十分珍贵,我很感动,深知父亲的心愿,我把这件墨斗细心珍藏。

[责任编辑:于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