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 文苑 > 散文

记忆里的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4-06-05 11:59:46 来源:昌吉日报

  □陆晓玉

  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从五色绳开始的。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奶奶蹒跚着小脚,从屋内忙到屋外,戴彩绳、插艾条、吃粽子成了这个节日最鲜明的记忆。

  五色绳里藏着我的爱美之心。端午节是祭祀的节日,小孩子哪里懂,只有好奇与快乐。那时候,我是奶奶的跟屁虫、小帮手。奶奶从针线笸箩里找红绿黄白黑色线,我先把黑白线团找出来,这是奶奶做布鞋用的棉线。奶奶再从绣花线袋里找出红绿黄丝线,这种丝线是用来鞋面绣花的,比黑白棉线细。奶奶将五色线合在一起,绕在小木棍上。奶奶脱掉鞋子,坐在炕上,解开右脚上的裹布,挽起裤角,左手拿着线头,右手开始在腿上搓,搓滑溜了,沾点水继续搓。奶奶边搓边给我讲粽子的由来,屈原的故事,讲湖北、江苏等有江河的省赛龙舟的故事。不一会,五色绳成型了。奶奶在我们的脖子上、手腕及脚踝处,比划着尺寸戴好,然后打成死结。脖颈处的五色绳粘个小面团,像一个小项链。爱美的我在小镜子前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我来回摸索手腕上的五色绳,好像戴了珍贵的首饰。奶奶说,这个绳不仅好看,还能保佑我们少生病呢!等下雨的时候,剪下来扔掉,会带来好运的。听奶奶这样说,我越发觉得神奇,当宝贝一样戴着,不舍得扔。

  五色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演变而来。传到现在,五色绳已发展成漂亮的饰物,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在门头上或门框边上插艾条,一直是我心里的疑问。过节为什么插草,为什么插的是艾草不是别的什么草,艾草有什么特殊性吗?问奶奶不知道。长大后才知道,相传武王身边有一个叫萧艾的名医,他用一种不知名的野草医治被火烧伤的将士,伤愈后,武王大喜,将这种野草命名为艾草。古人常用它来占卜,认为它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端午节这天,奶奶一大早起来,便到地里连根拔出艾条,三五根捆起来,用麻绳绑好或者利用门框上的钉子,将艾草挂在钉子上,艾草的香气弥漫在院子里,挂着的艾条像一把倒放的剑,自带威严,像一个守护神,保护家人平安健康。

  进入城里工作的我们,把乡间的习俗丢在了村子里,用得最多的是艾灸。艾灸盒艾灸罐是常用之器。父亲最喜欢艾灸了,点燃的艾条装在艾灸盒里,放在父亲的肚脐处,温热腹部,淡淡的烟雾伴着父亲很快进入梦乡。天天做艾灸的父亲身体明显比以前好了。散寒祛湿的艾草成了我的最爱,用艾草泡脚也成为了我的一种养生方式。

  甜甜的味道是端午节专属的味道。都说吃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糖、粽叶、糯米、红枣是端午节必备食材。包粽子、蒸甑糕、炸油饼,吃的时候都离不开糖。

  父亲是包粽子的高手。端午节的前一天,父亲骑自行车早早到离村五里地的下游村去打粽叶。母亲将糯米和红枣泡好,父亲将打回来的粽叶泡在水里。

  蒸甑糕是母亲的最爱,她也最拿手,将粽叶铺在蒸笼的笼屉上,在粽叶上铺上糯米,再将红枣葡萄干之类的放到糯米上面,上笼蒸一个小时,与八宝饭差不多。蒸的同时,母亲又开始炸油饼,油饼卷着甑糕再撒点白砂糖,甜丝丝、油腻腻、软糯糯的味道,甭提多好吃了。母亲是个大方的人,做好了不忘给邻居们分一些,大家都夸母亲手艺好。母亲总忘不了邻居维吾尔族老太太热依汗,八十多岁的她,喜欢甜甜的、软糯香甜的粽子,包粽子时她还到我家帮忙呢。

  家里有时买不上白砂糖,父亲便用甜菜熬制糖稀。将洗干净的甜菜切成丝,用一口大锅,加水慢慢熬煮,直到出现红褐色糖稀。糖稀放到粽子上,放到甑糕上,甜甜的味道甜了半个世纪。

  五色绳的美、艾条的香、粽子的甜,在身边、在记忆里、在香甜的梦里……

[责任编辑:马晓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