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立强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当田野上吹来阵阵麦香,沉甸甸的麦穗形成无边的金黄麦浪,麦收就拉开了序幕。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麦收时节是庄户人家一年中最为繁忙劳累的日子。
农谚说:“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因此,农场的老一辈把麦收称为“抢麦”,其劳动强度、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收麦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平埂子。埂子是为了小麦浇水而筑,其高度取决于麦田的坡度,低的五六十厘米,高的超过一米。连队的土地大部分是红土地,优点是地力好,给庄稼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缺点是土质太硬,硬到铁锨铲不动、刨锄挖不动的程度,这活儿让力气小的人发怵。
经过四五轮灌溉,充分吸收了水分的红土,再加上烈日的烘烤,让每一道埂子都具备了混凝土的属性。要把它铲平砸碎,让收割机顺利通过,绝非易事。因此,在连队承包麦田的农民家里都得有几个棒劳力,否则,光是打埂子、平埂子这活儿都够忙活的。
第二步是打场。场是麦子收回来集中堆放之地,向来是每个连队的必争之地。一是要足够大足够平整,二是要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小四轮拉上石滚子反复碾压后,农民在场的边缘围起一道土堰,接力向内灌水,直到水面与土堰边沿齐平。待到水干土半硬时撒上麦糠,再用石滚子反复碾压至地面平整光滑,静待新麦上场。
人力和机械是麦收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没有收割机的年代,大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天不亮就要下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农场就有了收割机。即便如此,镰刀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头的麦子要用镰刀割出一条机道,避免收割机调头时压到了麦子造成浪费。草多的地方也要用镰刀割麦,因为杂草会塞住割台,不易清理而且容易伤人,影响麦收进度。还有倒伏的麦子、不规则地块的麦子也要人工上阵,颗粒归仓是麦收的最终目标。
为了配合夏收,农场和连队都会召开“三夏”工作会。连队油库早早囤积了足够的柴油,拖拉机手提早检修好自己的“座驾”,每一块麦田都配备了十名棒劳力。开镰收割的日子,西瓜、啤酒、绿豆汤放开供应,主家一日三餐把最好的吃食送到地头。
那时人们把收割机叫“康拜因”,我直到长大了才明白这个词是联合收割机的音译。绿色的“康拜因”高大威武,让孩子们既喜欢又害怕。机声隆隆,割台旋转,将成片的麦子“吃”进去,隔一段距离,“吐”出成堆的麦秸麦糠。当粮仓顶部的红灯亮起,装满了麦粒的“康拜因”停止工作,拖拉机就会及时跟上去接粮。随着出粮口挡板开启,一股麦流如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将主家埋在麦堆里,用丰收向劳动者致敬。
随着运粮拖拉机的穿梭,场上的麦堆越来越大。女人们开始把麦粒摊开,远远望去像一匹金色的绸缎。经过两天的晾晒,麦粒的水分已经达到了标准。这时,扬场的高手开始上场,他的任务是借助风的力量把麦粒与麦糠、麦壳、尘土等杂物分开。在没有扬场机的时候,这是一个力气活,更是一个技术活。
扬场需要风的协同,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站在逆风的位置,用木锨将夹带着麦糠麦皮的麦子抛向空中。在风的作用下,分量较重的麦粒直接落了下来,而麦糠麦皮等杂物则被风吹到了一边。另外一个人用大扫把,把杂物从麦堆上扫掉,这样剩下的就是最饱满的麦粒了。
“会扬扬出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扬场首先要看风向,要根据风向站好方位,使抛撒出的麦粒方向与风向基本垂直,还要抛撒成一条固定的直线。扬出去的高度由风的大小来决定,风大扬低点,风小扬高点,不然麦粒会被风吹到下风口的麦糠上面。用力要均匀,不能忽高忽低。
我的邻居王大爷是个扬场的好手,只见他随着风的大小和方向不断调整姿势和力度,扬出的麦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像金色的雨点均匀垂直地落在麦堆上,一口气儿能扬一吨多麦子。
扬场必须要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个扬,一个打落。所谓打落,就是用扫帚尖儿轻轻扫去没有被风吹走的杂物。负责打落的人要在麦粒撒向空中的间隙,用扫帚在麦堆表面轻掠而过,使杂物准确离开麦堆又不会带走一颗麦粒。如果这个动作慢了,会导致下一锨麦粒落在扫帚上,造成壳粒分离失败。
扬场与打落两个高手配合,只见麦粒撒着欢儿奔向空中,大扫帚“唰唰”掠过。一扬一扫,一唱一和,这种劳动场面,看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麦子扬干净,最饱满的装袋送到粮站交给国家,这叫爱国粮。最后剩下的瘪麦粒也叫渣头,拿回家喂鸡。孩子们从地里捡回的麦穗,先脱粒,再用簸箕扬干净磨成面粉,可作为自家的口粮。
麦浪翻滚,又一年的麦收已经开启,可我总忘不了当年风吹麦浪,热火朝天的麦收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