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峰
炎热的夏季,切半个西瓜掏着吃,等中间的瓜瓤吃得差不多时,再将风干馍泡进瓜水里,馍块被泡得鼓胀时,吃起来又甜又酥,对奇台长大的我来说,在小时候这也算是一顿饭。
奇台人喜欢吃风干馍。就是将刚出锅的馍馍,掰开了放在太阳底下晒,直到把水分晒干为止。以前没冰箱,一到夏天,奇台人几乎家家都做风干馍,主要是怕夏天天热馍馍放不住,就蒸了晒好多存着,随时都能吃。吸收了阳光的干馍,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奇台农村至今还有人家蒸那种比车轱辘还大的馍馍。为避免食物久放变质,人们将蒸好的馍馍掰开放在用树枝条编的筐子里,挂在自家廊檐下,靠日晒和自然风干储藏起来。吃的时候,用水或汤一泡,原本干硬的馍馍就变得又香又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奇台农村生产粮食的热情高涨。在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下,劳动时间相对集中,村里的乡亲们把风干馍当作劳动时的主食。参加大集体劳动时,中午来不及回家做饭,父母那辈人就把风干馍裹扎在腰上,被称为“腰食”,是人人都带的主食,仿佛百吃不厌。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奇台农村,家家户户对风干馍仍然情有独钟,下地干活的时候带到田间地头,或泡在茶水里或泡在西瓜里,美其名曰“西瓜泡馍”。吃得扎实,干活也有劲。
奇台馍馍好吃,一是与面粉有关,再就是这儿的人做馍馍从不凑合。奇台是国家粮食生产百强县,加之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生产出来的小麦比较有韧劲。和面时,要用家里存的“酵子”和凉白开水泡的盐水,再不需要加入任何东西,保持小麦的天然清香。在“酵母”的选择上大有讲究,只用纯手工制作的“酵子”,不用市面上卖的发酵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馍馍延长保质期,不易发霉变质。面经过反复压揉之后,揉成大一些的馍坯,再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奇台人喜欢做大馍馍,认为大了容易发,蒸出来更暄软。小时候,看热气腾腾的白面馍馍出锅,是我对家最温馨的记忆。
我喜欢刚蒸出来的馍馍,更喜欢风干馍馍,那是奇台独有的风味,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一块朴素的风干馍,可以吃出各种花样。天热时泡西瓜、天冷时用奶茶泡、平日里嘴淡时当零食干嚼。也许是因为古城奇台里原籍甘肃和陕西的人居多,当地人对馍馍的热爱可谓“溢于言表”。在奇台县制作、销售馍馍的店铺很多,而且家家生意都不错,也是奇台街头的一大特色。现在,风干馍还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但凡到奇台旅游、出差的外地人都要带上几斤回家。
位于奇台县城民主路口的秀花馍馍店,店主曹晓梅是奇台当地人,开店已十多年了,她家主打的风干馍和炭烤馍,因酥脆干爽、麦香浓郁很是抢手。许多人从乌鲁木齐、昌吉等地专程来买,还有托人来代买的。我也隔三差五去买一些放到家里,只要家里有了风干馍,心里就好像会踏实一些。那满溢着阳光味道的风干馍里,有我久违的亲情和绵长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