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新农村 > 农口要闻

新农人王彦成“智慧”种地

发布时间:2025-05-22 10:45:37 来源:昌吉日报

王彦成(右)和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查看智慧电动球阀运行情况。□徐万里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5月的玛纳斯县乐土驿镇,金色阳光倾洒在广袤麦田。冬麦苗舒展嫩绿新叶,在春风中摇曳,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眼下正值麦田管理关键期,科技赋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5月13日清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郑家庄村经济合作社成员王彦成来到乐土驿镇数字农业田间学校,向新疆慧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玛纳斯县分公司技术员杨维轩请教小麦田管技术。

  此时,他的手机“慧凤收”APP正实时显示着他管理的800亩麦田土壤温度、湿度等数据,如同贴心的“数字管家”,时刻汇报农田的“健康状况”。

  “以前种地,天天往地里跑,就怕麦子缺水、缺肥,闹病虫害。现在有了数字农田,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地里情况全掌握,还有专家指导,种地轻松多了。” 王彦成一边说着一边熟练滑动手机屏幕,启动智能灌溉系统。

  杨维轩介绍:“我们通过土壤墒情检测仪,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等数据,生成个性化肥料配比方案,指导农户精准施肥,保障小麦生长所需养分,提高产量。”

  话音刚落,7公里外王彦成麦田中的智能水肥一体机阀门自动开启,水肥顺着滴灌带精准直达麦苗根系。与此同时,植保无人机迎着朝阳起飞,雾状叶面肥液喷出,均匀洒在麦浪之上。

  “以前背着喷雾器打药施肥,一天最多喷30多亩地,又累效率又低。现在无人机一天能作业500到600亩地,喷得还更均匀。”今年43岁的王彦成,有着20年的种地经验,现在他一人管理800亩地,效率是10年前的10倍,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场景令他感慨不已。

  如今,科技彻底重塑了王彦成的农事流程。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智能生成施肥建议;无人机高效完成叶面肥喷洒;农业数字平台利用AI技术精准识别病虫害,让种地变得高效又科学。

  2024年,玛纳斯县乐土驿镇郑家庄村经济合作社迎来“双突破”——冬小麦亩产突破650公斤,亩均增收突破300元。

  “新时代,农民也要紧跟科技步伐,‘智慧’种地才能多打粮。”在科技的助力下,王彦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