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援疆 > 山西援疆

山西援疆医生和娟的坚定选择

发布时间:2025-04-04 12:24:50 来源:昌吉日报

图为和娟与同事在探讨患者治疗方案。□中国昌吉网记者 李小梅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李小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或许正是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和娟内心的真实写照。2023年5月,和娟背上行囊,跨越万水千山,从山西来到昌吉州中医医院,开启了她的援疆之路。

  “曾经,新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代名词,印象里似乎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可是如今的我却已踏上了这片土地。途中的辗转周折也曾让我晕头转向,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陌生也曾让我茫然失措,地域差别、水土不服也曾让我感到莫名的伤感和孤独寂寞……可是,看到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脸,和一双双迫切渴望知识的眼睛,再想想领导和同事们的嘱托,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里需要我,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和娟在自己的援疆日志里这样写道。

  从零到一

  病理医学发展步入新途

  “和主任,还记得那个57岁的患者吗?他选择了您制定的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已完全消失,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昌吉州中医医院副院长魏学民激动的声音,仿佛还在和娟的耳边回响。

  “真是太好了!我们的病理报告能够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娟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和主任,我们中医院的病理科在您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上级医院看到我们病理科的报告,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呢!”魏院长的夸赞,让和娟的思绪飘回到了两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

  2023年5月12日,和娟带着使命与责任,跟随山西省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踏上了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当她走进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陈旧的设备,整个科室仅有三名工作人员。医院领导的嘱托却又沉甸甸地落在她的肩头——带领病理科在年内顺利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和娟迅速调整心态,一头扎进工作中。她深入调研,与每一位工作人员促膝长谈,了解科室的状况;她积极走访临床科室,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无数个日夜,她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科室发展方案,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病理科未来的期望。

  终于,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病理科焕然一新。它不再是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是成为了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病理科为临床提供疾病诊疗的保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赢得了临床科室与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从弱到强

  学科建设影响力与日俱增

  短短一年半时间,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悄然发生了变化。和娟用她的智慧和汗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病理科从弱到强,茁壮成长。

  如今的病理科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69平方米扩展至48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科室里,设置了荧光原位杂交室、显色原位杂交室,还预留了分子实验室,为科室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位同科室的医生感慨地说:“以前我们都不敢想象病理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和主任来了之后,就像给我们带来了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在和娟主导下,新增病理质量安全控制指标10余个;顺利通过医院“三甲”评审;参加了自治区病理质控中心及昌吉州病理质控中心的室间质评工作,参评指标全部合格。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各项质控指标逐渐趋于国家标准水平,常规病理报告发放及时率达98%;术中冰冻发放的及时率保持在97%以上,术中冰冻报告与石蜡报告的符合率达98%以上。“这些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个山西病理学专家带着当地专业技术人员日以继夜奋斗与前行的足迹。”昌吉州中医医院院长刘洋这样评价道。

  和娟带领医院病理科同事们填补了当地病理医学技术的多个“空白”,学科建设影响力与日俱增。新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扎实推进,并逐步增加;新增β-半乳糖苷酶染色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填补了昌吉州空白,为病理诊断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临床提供更为完整、客观、准确的病理报告,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新增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填补医院内空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说起这些,和娟如数家珍,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凝聚着她无数的心血,每一个“空白”的填补,都是她为昌吉州病理医学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

  从少到多

  师带徒带出一支强队伍

  和娟深知,要实现医院病理科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朵“小花”,开展“师带徒”工作,为病理科打造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她积极搭建昌吉州中医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之间交流的桥梁,并按计划选送科室人员到山西白求恩医院进修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和娟带教谢宁、张海军和慈慧三名学员,借助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的业务学习平台,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每天在显微镜下解读疑难切片,鼓励徒弟们每周将学习心得以学习汇报的方式进行交流,起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慈慧是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的一名医生,她是和娟的徒弟之一。2024年10月,慈慧被安排赴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学习3个月。进修回来后,她利用一次术中冰冻制片的机会,将学回来的新方法与旧方法进行了对比,实证新方法的制片效果非常好,同事们称赞不已。慈慧满含热泪地说:“和主任手把手教我细胞学诊断知识,并给我创造了进修的机会,开拓了眼界,也学到了很多真本领。她是我一生的恩师。”

  就在大家都以为和娟即将载誉归乡时,和娟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选择二次援疆,肩负起更重的责任。“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家乡的亲人翘首期盼着我回家,但我总觉得这里的工作还能做得更好,想为当地建设一个更高标准的病理医学平台,为当地医院实实在在留下技术和人才。所以,最终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和娟的话虽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