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新闻 > 昌吉新闻

寒假,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手机?

昌吉高级心理健康教师来支招

发布时间:2025-01-28 11:09:30 来源:昌吉日报

  寒假期间,昌吉市第八小学三年级(6)班李芊儿在爸爸的指导下练习硬笔书法。 记者  廖冬云摄

  寒假期间,小学生在图书馆读书。记者  廖冬云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王菁寒假到了,很多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开始和手机迷、游戏控的孩子斗智斗勇了。一到假期,孩子的手机就很难管。家长白天上班,孩子放假在家,管理难度加大,加上线上学习、外出联系等都给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借口,手机成为亲子关系中的易燃易爆点。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手机?一起来看——

  孩子之所以选择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大多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电子产品本身很吸引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些游戏中设定了英雄角色,同时还有团队协作规则与边界、目标与反馈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极具有吸引力。比起生活,孩子更容易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快速获得重要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研究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学习压力很大,学习时间也很长。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孩子获得成就感的方式大多就是考试与成绩,但成绩是一个变量,这种方式很难让孩子持久地获得成就感。孩子成绩上去了,会开心一段时间,但是成绩下降了,换来的可能就是打击和各种心理落差。而在手机游戏里,一局游戏十几分钟就能赢得胜利,获得成就感,失败了还有人及时鼓励“没关系,再来一次”。这种反馈会逐渐让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上瘾。

  那么很多的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上没有上瘾呢?就是因为孩子在进步的时候,很多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别骄傲,继续努力。成绩下降的时候则否定、指责、打压甚至羞辱孩子,孩子做完作业后,还要再多做几张卷子或者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盲目攀比,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那种成就感和胜任感,无法与快乐、美好的感受链接。因此孩子才更愿意在手机上、网络游戏上花更多的时间,因为它可以让孩子在短期内就感受到快乐、成就与价值。

  其次,除了网络游戏娱乐,手机还能满足孩子的社交功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研显示,容易沉迷网络的孩子往往出自于亲子关系不亲密的家庭,而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模板,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永远重于亲子教育。只要家长和孩子关系和谐,不用多说,孩子也会良性发展。

  很多家长虽然每天都在和孩子交流,但是交流的话题无非都是学习、成绩,除了学习外很难找到更多的话题。然而在网络上没有人在乎你的学习与成绩,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畅所欲言,网络上的好朋友可以给孩子很多的关心和认同,与现实中的父母不理解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孩子更会沉迷于网络交流。

  因此当很多父母在抱怨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可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陪伴、理解、引导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提升。所以家长与其担心手机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要不要给孩子配手机、是不是把孩子的手机没收这些问题,不如多关注孩子情绪是不是平稳快乐?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孩子是不是能够感受到美好?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加真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另外,除了读书学习,家长没有培养出更多度过自己休闲时光的兴趣爱好,没有建立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多种兴趣爱好,在手机管理和使用上未能给孩子做出榜样,也是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之一。

  科技快速发展,网络高速发达,手机已经成为适应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家长更多的去关注孩子迷恋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是不是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无比重要。很多家长只知道一味地禁止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但是堵不如疏。分享几个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管理与使用手机的方法——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时间限制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例如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什么时候不能玩手机,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参与感,也能让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则。

  培养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引导孩子选择一些有益的内容,比如教育类、应用科普视频等。同时提醒他们安全上网,浏览内容健康的网络信息,远离内容不健康的信息。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还能让他们逐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寒假是让孩子尝试新事物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出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户外运动、手工制作、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参加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营等,还可以利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养根连根,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更能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现实生活中,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自然就不会沉迷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孩子未来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广阔,生命更加绽放。

  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

  在家庭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作为家长,要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如果家长自己能做到合理使用手机,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与孩子保持积极有效沟通

  树立多元化的思维与价值观,多和孩子聊聊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多去正向确认孩子,关注孩子的感受。家长的眼神、语言、表情和行为都要向孩子传递温暖、喜悦和力量的感受,有助于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更愿意与家长敞开心扉,积极交流沟通。对于孩子手机的管理和使用,多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想用手机,有时候孩子可能是因为无聊或者想找点乐子,通过沟通,家长可以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找到更适合的娱乐方式。

  利用科技工具辅助管理

  现在有很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家长设置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或者监督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考虑使用这些工具来辅助管理。

  相信通过这些方法,家长可以智慧引导和有效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手机,让寒假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度过一个丰富多彩、愉快的假期。

  作者简介

  王菁,昌吉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健康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人社部官网认证高级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研修师、家庭教育实训认证师,《家庭教育从业人员岗位能力水平评价标准》考评员,艺善享书苑·新文源公益读书会发起人。昌吉州妇联、昌吉州关工委、昌吉州教育关工委特聘家庭教育授课专家。昌吉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线上培训授课专家。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