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全面部署2025年重点水利工作
中国昌吉网 记者 王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更是昌吉州水利建设的攻坚之年。重点怎么干?
2月17日召开的昌吉州2025年水利工作会议释放出了这些信号——深入推进水资源集中统一管理,节水、蓄水、调水、增水齐头并进,扎实有效做好构建现代水网、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打赢治水兴水“硬仗”。
“防汛抗旱是水利人的天职,工程建设是水利人的看家本领,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水利人为之追求的目标。”会上,昌吉州党委副书记周海鹰向昌吉水利人发出动员令,要聚焦解水之难、破水之困,以抓铁有痕的干劲,踏石留印的韧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真正把水的事办好,让大河溪流更好造福人民、润泽昌吉。
强筋骨 狠抓关键
2024年,昌吉州水利建设领域捷报频传:准东和东线两项重大引调水供水工程破土兴建;包林灌区、白杨河灌区主体工程完工;红山下水库、泉沟水库等水库下闸蓄水;全年完成投资24.57亿元,创历年之最……
2025年,既要抢进度,更要铸精品。
——科学编制《昌吉州“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坚持项目为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计划实施水利建设项目24项、年度完成水利投资43亿元。
——全力推动四工河水库、红山嘴水库等水库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达板河水库、龙王庙水库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中葛根水库、石门水电站等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加快推进东线供水工程和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
——深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细化“四水四定”举措,合理保障全州农业、林业一产用水,全力确保二、三产发展用水,科学配置生态用水,确保2025年全州用水总量控制在24.26亿立方米内,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7.62亿立方米内。
围绕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要狠抓建设与管理两个关键。
会议要求,制定2025年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实行重点要素、关键环节全过程监管,规范项目法人代表和参建单位履约行为,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抽检,坚决防止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护安澜 守牢底线
2024年汛期,昌吉州发生“6·17”昌吉庙尔沟山洪泥石流、“7·11”库尔阿根河“短时漫堤”事件,全州各级水利部门主动作为,及时发布山洪预警,调度骨干力量防洪,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2025年的防汛备汛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会议要求,要贯通“四情”防御,落实“四预”措施,坚持预字当先、以防为主,防洪兴利并举,筑牢防洪抗旱减灾安全屏障。
如何将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昌吉州将全面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加快推进呼图壁县、昌吉市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农村供水工程等,构建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将推动农村供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强不强”转变。
2024年,昌吉州在水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平方公里、完成率为149%,全州水土保持率达37.98%。塔西河、三工河、天池湖通过示范幸福河湖验收,被列入自治区名单。
今年,昌吉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水源涵养保护,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进一步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完成年度水土流失治理任务80平方公里。
闯新路 提升能力
昌吉州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是永恒的课题。
2024年,昌吉州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智慧水利加快推进。
“声波增雨”实现“零”的突破,研发并投运水利信息化综合平台APP移动端,数据在线率、到报率、准确率达95%以上,“一屏看水、一网治水”应用场景初步实现。
2025年,昌吉州水利继续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打出“组合拳”。
——强化项目前期质量管理,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投、建、运、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统筹规范水利督查,为基层减负,促监管增效;
——以州水利信息化综合平台和7县(市)监管平台为依托,搭建取、供、用、耗、排水资源全过程监管,推动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表水监控等十大业务系统迭代升级,完善昌吉州水利一张图;
——加快开展三屯河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加强水利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推动传统水利向智慧水利迈进……
2025年,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和年度重点任务,昌吉州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形成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昌吉州水利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