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软件园一角(3月8日摄)。樊翼斐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宏磊
作为全疆唯一的自治区级软件园,2024年,新疆软件园入驻企业超300家,产值超60亿元。自2015年开园运营以来,累计产值400亿元,税收超11.4亿元。
软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制造强区、数字新疆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新疆软件园已形成软件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六大产业生态体系。
十年间,新疆软件园如何成为全疆数字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在打造新疆数字产业高地中,又是如何释放“乘数效应”的?
抢抓发展机遇 布局数字风口
作为新疆软件与信息产业聚集、创业、创新和发展高地,新疆软件园自2015年开园以来,便吸引不少软件信息企业落地新疆。
随着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疆软件园抢抓发展新机遇,紧紧围绕自治区数字化建设需求,积极布局新兴数字领域。
“云化”是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让棉花数据“上云”,这是新疆云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今年的业务发力方向。3月初,该公司便着手调研新疆棉花和棉纺企业信息服务需求。公司总经理曹锦福介绍,将棉花种植数据监测、棉纺生产流程数据计算等功能迁移至云端,将会帮助生产企业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共享,减少本地硬件设施投入。作为较早入驻新疆软件园的企业之一,新疆云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以云计算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目前为超过300家企业提供“云化”服务。
新疆软件园管理办公室主任、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成员吴伟表示,新疆“十大产业集群”是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纵深领域,其对软件产品的需求不断释放,为新疆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拓展市场。
3月9日,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现场,新疆金浩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金浩阳公司”)工程师团队在系统运行前正开展最后的调试准备工作,由该公司参与打造的智慧矿山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即将投入应用。通过该系统的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实时掌握矿区数百辆无人矿卡的工作信息。
新疆金浩阳公司总经理羊浩说,该项目深度融合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建成后可以为实现智慧矿山“一张图”管理以及风险预警“响应速度缩短至分钟级”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这是新疆金浩阳公司在深耕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同时,第一次在矿业领域拓展业务。
面对今年初DeepSeek的问世,新疆软件园的众多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引入AI大模型,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与本地产业需求,对模型展开再度研发与应用。
刚进3月,新疆大启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地化部署了自主研发的DeepSeek大模型产品“智慧小温”。该公司总经理王刚介绍,“智慧小温”可实现92%的政务流程智能决策,以往需要人工反复考量的决策,现在系统可高效搞定,还可以自动拆解政策文件生成可执行指令,配合AI公文助手,让规范性文件生成效率提升35%,精准契合新疆本地政务需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模型的引入为新疆软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能,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加速产业集聚 延伸“链性”触角
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离不开高水平的产业集聚。
2024年,美亚柏科、视联动力、阿里巴巴等8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相继入驻新疆软件园。
海康威视是最早入驻新疆软件园的行业龙头之一。凭借在安防领域多年的精研深耕,海康威视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成为园区极具影响力的“名片”。依托这一优势,海康威视持续发挥强大的磁吸效应,吸引众多行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
今年2月,云装物联科技(新疆)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新疆软件园。该企业专注于打造家装行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其平台集成的摄像头监控系统便来自合作伙伴海康威视。谈及入驻原因,云装物联科技(新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楠直言,园区显著的集群效应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新疆软件园,企业间紧密协作,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有力支撑。
近年来,新疆软件园依托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数字经济基础,针对链主企业展开精准招商。成功引入链主企业后,又顺势吸引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已汇聚了20余家物联网开发应用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完整且活跃的产业生态链。”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公关宣传部媒介主管杨青说。
为了不断拓展园区产业链,新疆软件园积极提升园区营商环境。
“园区多次搭建交流平台,推介合作机会,为我们业务拓展创造契机,即将上线的新疆文旅交通服务平台项目便是得益于园区助力。”新疆恒业大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林说,作为早期入园企业,最初的团队逐步扩充至如今的100余人,业务范围从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延伸至智慧交通,覆盖交通、工业、智能制造、旅游等领域,并获评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
截至目前,新疆软件园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家,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7家。
随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揭牌,新疆软件园借助各级政府平台资源,搭建对外合作交流渠道,2024年通过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等30余场活动,让园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与国内外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面对面开展交流合作。
2024年,山创(新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面向中亚的信息公示共享平台,为中亚五国及其他相关国家提供全品类采购与招标项目,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版图,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贸易的畅通无阻,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迈向新高度,实现了园区企业“走出去”。
优化园区服务 加快企业孵化
二维码取代实体卡,简化员工入园流程,这项功能即将在新疆软件园打造的智慧园区平台实现。这是新疆软件园为企业服务,智能化升级的一小步。
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管吴焱介绍,以往企业入驻园区时的合同签订及信息录入工作,均需通过线下方式办理,流程繁琐且耗时长。如今,智慧园区平台开发上线了相关功能,企业在网上就可办理,极大压缩了办理时间。
近年来,新疆软件园大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技术、配套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集聚效应愈发显著。2023年末,园区获乌鲁木齐市首批“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称号,一年多来通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综合体的建设与升级,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个小程序可以速览300余家企业招聘信息,以及上万份人才简历。新疆软件园开发的“人才角”平台在面向社会发布2年间,实现了人才在园区的流转,提高了园区留人率,为园区企业输送了不少优秀技术人才。
“建立人才数据库,已成为新疆软件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这一举措将为园区数字产业创新升级与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杨青说。
企业孵化功能是衡量园区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自2015年新疆软件园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来,已孵化出众多优秀企业。
在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园区提供创业所需共享办公场地,专属IDC机房的112个机柜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研发和存储需求。在企业培育上,园区根据企业生长周期制定成长方案,初创企业先期入驻众创空间,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进而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待企业成熟壮大后再入驻园区大型企业区。
此外,专家进园区讲解并指导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开展银企对接,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人力资源专家上门辅导企业管理等都是园区提供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截至2月底,新疆软件园众创空间内共有企业50余家、创客20多位。
紧抓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新疆软件园把科技创新融入服务中,持续打造从孵化培育到产业升级的完整生态链,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打造强大的数字核心,以“数字引擎”之姿勇立时代潮头。
微言观澜
优化“软”支撑打造硬实力
托亚
作为全疆唯一的自治区级软件园,2024年,新疆软件园入驻企业超300家,年产值超60亿元,反映出园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软件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余年来,新疆软件园始终聚焦软件信息产业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了集研发创新、企业培育、应用示范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园区为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智慧”动能,现已形成软件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六大产业生态体系。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自治区持续汇聚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实力”显著提升。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新疆软件园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于按照专业化、平台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帮助数字企业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为软件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和广阔发展空间。
好庄稼离不开好土壤。各地产业园区应该不断探索智慧管理新方法,通过更加高效、智能、系统化的运营模式管理产业园区,确保产业园区高效运转,同时积极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入,提升园区精细化运营、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园区逐渐走向智慧化、科技创新化。
同时,要积极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质扩量增效,有效激活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力争使产业园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载体。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从支持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和经营主体发展等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要求按照创新为要、安全为基,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深化改革、系统治理,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自治区各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台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疆软件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产业园区更要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