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2025年昌吉州两会 > 头条

昌吉州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05 10:47:11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依法履职勇担当 守正创新善作为

——昌吉州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中国昌吉网(记者刘新新 通讯员柴冬凯 报道)翻开昌吉州人大常委会2024年的履职历程,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成绩都清晰印证着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奋斗足迹,彰显着州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

  一年来,在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州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11次、审议议题102项。制定法规5件,废止2件,通过有关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议决定36项,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审计报告、专项工作报告72个,开展“三查(察)”活动18次、专题询问2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4人次。“新疆昌吉州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执法检查推动问题整改取得较大突破”入选全国总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首次开展对外交往活动,接待中亚议员研讨班一行参访“代表之家”,近距离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昌吉实践;首次承办自治区人大举办的地州市人大常委会(工委)负责同志并业务骨干履职能力提升示范班、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座谈会暨业务培训班、人大对外交流能力提升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人大工作成效、展现代表履职风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班子全体成员和各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两次来昌吉州指导工作,这在新疆人大历史上是第一次。

  坚决扛稳“典范地州”建设的政治责任

  州人大常委会牢记人大机关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组带头学、常委会集中学、代表履职学、干部经常学的“四学”联动机制,在推动深化内化转化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每周四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州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制度,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人大履职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执行向州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请示报告112次,确保人大工作与州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改革发展稳定要求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期盼同心合拍。

  广泛凝聚“典范地州”建设的磅礴力量

  2024年3月,州人大常委会在全疆率先制定《关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昌吉实践”的实施意见》,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5个环节中充分彰显人民意愿、保障人民利益。搭建基层民主表达平台。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推动全州477个“代表之家”迭代升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坚持试点先行、串点成线,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12个、实践点55个,让广大群众随时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扩面提质,新增7个县(市)人大常委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70个立法信息联络站,确定554名立法信息采集员,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指导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电视网络问政活动,以问督政推动解决各族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324个;推行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制度,让民情民意在街道层面畅通解决;实施人大代表“微实事”项目,全年投入资金3363万元为民办理“微实事”378件。在全疆率先推行县乡两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今年全州7个县(市)、72个乡镇票决民生实事项目309个,总投资33.5亿元,推动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触可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七带头”“十个一”活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将5500名五级人大代表就近混合编组纳入“代表之家”,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7万余条,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万余件。用好“代表之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4588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不断增强“典范地州”建设的法治供给

  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不断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操作性。注重提高立法质量。积极运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形式,切小题目、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制定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城乡居民燃气安全管理条例》《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等,废止了《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立法条例》,为“典范地州”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保障法律法规实施。为破解地方性法规实施难问题,州人大常委会建立人大主导立法、人大组织宣传、人大监督实施制度机制,力促地方性法规纳入普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统筹开展立改废释和立法后检查评估,确保立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强化助推“典范地州”建设的监督实效

  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增强监督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监督。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14项报告。听取重点项目和产业链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等6个专项报告。连续第六年开展“法治环保昌吉行”执法检查活动,用法治力量守卫昌吉的碧水蓝天净土。加强预算审查和国资管理监督。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用债券资金实施重大项目情况报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用和化解情况调研。加强社会领域和重大民生事项监督。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调研。会同州政协组织州人大代表、州政协委员联合视察“十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加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监督,率先对法检两院案件开展评查,推动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工作评议+专题询问、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对州公安局、州民政局进行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听取10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10名部门负责人的履职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惠民实事等6项工作组织州、县(市)、乡镇三级人大联合开展监督,合力推动问题解决。

  充分汇集“典范地州”建设的民意民智

  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加强履职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不断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代表履职实践形式。深化人大代表“双联系”制度和常委会领导包联县(市)人大、联系“代表之家”制度。落实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三查(察)”活动机制,强化代表对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参与。推动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参加“代表之家”活动和接待选民工作,常态化开展“两长、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听民所呼解民困难。提升代表建议工作质量。建立“提、办、督、评”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工作机制,落实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工作机制,督促承办部门落实“三见面”“四落实”要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立的5件议案全部办结,320件代表建议办结308件,留作参考12件,办成率96.3%、满意率100%。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建立党校办班、集中培训、送培训下基层、视频法制讲座、赴援疆省份培训、人大理论宣传队伍宣讲“六位一体”培训机制,保障代表工作经费、“代表之家”运行经费、无固定收入代表误工补贴。开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视察,推进县乡两级人大履职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实体+网上+掌上”平台,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聚民智、更得民心。

  提升服务“典范地州”建设的履职能力

  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任务,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注重政治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人大工作质效提升年”活动,推进20项重点提升行动61条具体措施落地见效,提升常委会及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注重作风建设。调查研究方面不断发力,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形成的18篇调研报告均得到州党委主要领导批示,多个重大调研课题成果有效转化为工作举措和制度机制。用严密的制度规范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修订制定制度11项。注重队伍建设。倡导“主动、担当、精准、有效”的工作理念,引导人大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注重宣传阐释。依托《人民代表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习实践昌吉基地、昌吉州培训基地,承办“晋昌人大促交流·共庆建州七十年”《人民代表报》全国通讯员培训班,完成6个人大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并纳入自治州社科联项目支持。注重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全年在《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新疆人大》等各类媒体发表稿件1300余篇,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声音。昂首阔步启新程,奋楫扬帆再出发。新的一年,州人大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做到忠诚履职、依法履职、为民履职,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