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来,又到了小龙虾上市的时节。但是,一直有个传言困扰着“吃货”们:“小龙虾最脏了,它们喜欢污水和腐肉,是在臭水沟里长大的!”这是真的吗?我们到底能不能安心享用小龙虾?
实验证明小龙虾喜欢洁净环境
“小龙虾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存活。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就不喜欢洁净的环境,更不意味着它们在洁净的环境中就长不好。”食品健康科普作家云无心说。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成曾在2016年带学生们做过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100只小龙虾放进注满河水的洞穴,有两条闸道分别通向两个洞穴,其中一边放的是清水,另一边则是污染严重的水。实验结果显示,约80只小龙虾会直接爬向清水,20只爬向污水,其中又有5只退出来跑到清水里。多次实验结果大致一样,可见小龙虾更喜欢洁净的环境。
第二个实验是给小龙虾喂食新鲜肉和腐臭的肉,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小龙虾都选择吃新鲜肉,只有少数小龙虾选择腐肉。黄成解释,这就像绝大多数人喜欢吃新鲜豆腐,而少数人喜欢吃臭豆腐一样。
“现在市场上的小龙虾基本都是人工养殖,其核心就是提供尽可能洁净的环境和良好的饲料,让它们长得又快又大。”云无心表示,小龙虾很脏完全是个误解。
一次吃太多可能致病
热爱小龙虾的“吃货”们真正该担心的问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哈夫病。
航空总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朱旭峥介绍,哈夫病多发于夏季,病例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20~49岁人群为高危人群,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这种病的临床表现是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可以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一次性进食大量小龙虾可能存在诱发哈夫病的风险。2016—2017年,江苏、湖北和安徽等地共报告了1000多例哈夫病病例,其中97%以上和食用小龙虾相关。对此,江苏疾控建议,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要超10只。
朱旭峥提示:“进食水产品后24小时内出现不适,有可能是哈夫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说明进食史。”
烹饪时要保证虾壳变红
“挑选小龙虾时,要到正规市场选购虾壳鲜亮饱满、肉质紧实、有弹性和嚼劲的新鲜小龙虾,不要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或者野生的小龙虾。”朱旭峥说,也可以在烹饪后进行判断,新鲜的小龙虾烧熟后身体应该是弯曲的。
云无心表示,计划当天食用的鲜活小龙虾,要先放入清水中暂养几小时,让它们把鳃和肠胃中的污物吐净。烹饪小龙虾前要仔细刷洗其头部、腹部和尾部,去掉泥沙和污垢。烹饪时一定要煮透,一般水开之后再煮10分钟以上,并且要保证所有的虾壳都变成红色,以有效杀灭细菌或寄生虫。
吃小龙虾时最好去掉虾头和尾部虾线,避免摄入肝脏和虾鳃等组织。做熟的小龙虾如果当天不吃或没吃完,可以用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在再次食用前要重新彻底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