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红色文化在警营

发布时间:2021-11-18 12:52:0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新新  文/图)初冬时节,寒风料峭,木垒县、奇台县边境一线的苍茫戈壁上还残留着半月前飘落的积雪,狂风吹过,穿着棉衣依然抵挡不了寒冷。

  11月10日,州党委宣传部、州文旅局组团,带着文化慰问品走进边防一线,开展“千里边防行 文化送亲人”慰问活动。记者随团来到边防。

  “来来来,书架就卸到这里,这纸箱子里装的是拉杆音响要轻拿轻放。”11月10日,在木垒县托浪岗边防派出所,一箱箱崭新的体育文化用品从货运车上陆续搬下来。正在搬运慰问物资的边防战士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22岁的边防战士曹庆义是战友眼中热衷文学的文艺青年。曹庆义说:“戍边是艰苦的,我有亲爱的战友和书籍相伴,两年的戍边生活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书中所说的,边防战士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豪情壮志,也激发了我戍边卫国的决心。”

  派出所指导员刘荣家说:“我们有自己的图书室,护边员和战士可以在这里阅读。”刘荣家介绍,平日里也会举办文体活动,如红歌学唱、集体观看红色电影,丰富战士的生活、打造文化阵地,营造拴心留人环境。

11.png

木垒县边境前方指挥部战士在图书室阅读。

  在木垒县边境前方指挥部宽敞明亮的指挥中心大厅里,灰青色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精心装裱的书法作品。“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维护民族团结 守好祖国边疆”“边境兴则边疆稳 边民富则边防固”等书法作品笔力强劲,文化气息浓厚。今年春节前夕,木垒县的书法爱好者来到这里,现场挥毫泼墨,留下这些作品。

  指挥中心大厅内红色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记录着边防战士兴边富民、完善边境基础设施,边民一心戍边守疆、建设边疆的业绩,展示了军民同心共建共创和谐家园固守边防的风貌。

  位于指挥中心大厅的“职工之家”,面积约50平方米,两排简约现代风格的实木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图书,书架顶部一盆盆绿色的盆栽生机盎然,休闲藤椅、玻璃圆桌置于职工之家中心位置。舒适的沙发上有两位战士正在阅读。

  木垒县边防事务保障中心主任李翔从县城来,给指挥中心的战士送来了牛奶、蔬菜、水果等。李翔介绍,今年10月,州上县上的总工会联合打造了这个职工之家,建起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等。州党委宣传部、州文旅局又送来了文化用品和书籍,硬件、软件全跟上了。

  近年来,木垒县积极推动边防警营文化建设,以文化软实力催生战斗力。木垒县政法委边防办干部苗明凯说:“让先进文化占领官兵们的思想阵地,坚定理想信念、守好精神家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边防一线的警营基地虽然距离县城数百公里,可是在这里学习党史的热潮有增无减。木垒县边境前方指挥中心大厅,一块块详细讲解“红船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党史学习教育展板引人注目。边防一线牧民护边员人手一本《永远跟党走群众读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感悟爱国情怀。

  每天晚上8点半至10点半是边防营地官兵们集体学习的固定时间,大家集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或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

  奇台县边境前方指挥中心业务组组长萨拉依丁说:“红色书籍引导战士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爱国情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们重温戍边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

  木垒县边境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努尔宝·多乃说:“在各单位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强边防营地的文化建设,补足精神之钙,有效提升官兵素质,坚定官兵理想信念。我们把爱国爱党的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守好边,站好岗,为维护和谐稳定、人民安全作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