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寻找红色记忆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新新 通讯员 马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兵临玉门关下,直叩新疆大门,毛泽东作出了争取和平解放新疆的英明决策……”11月18日下午6时,在州博物馆二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展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展示正在进行。州文博院副院长阿依古丽·夏热甫汗与州博物馆5名讲解员站成一排,认真聆听讲解员王晓雅的讲解展示。讲解完毕,阿依古丽·夏热甫汗从讲解内容、讲解技巧、语言表达、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出讲解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开展已有1个月,为了让讲解员尽快熟悉掌握展览的讲解内容,给参观者提供良好的观展体验,州博物馆每周安排3天时间,集合全体讲解员一一进行实战演练讲解,这是州博物馆全力打造高质量讲解员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两年来,州博物馆陆续引进、新布展了“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新疆历史名人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等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红色专题展览。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州博物馆成为各单位、团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每日前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者,代表着博物馆的形象。州博物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按照培养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标准,全力打造一支高质量讲解员队伍,通过建立讲解员考核机制、开展专业培训、进行交流学习等方式,着力提升讲解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讲好昌吉的历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在州博物馆看到,每位讲解员办公桌上都放着厚厚的一摞书籍。为丰富讲解员的知识储备,州博物馆结合各种展览为讲解员配备了相关学习资料和教材。正在埋头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的讲解员李欢说:“我们不仅要将展览内容熟记于心,还要向参观者详细讲解展览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只有自己对每一段历史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把展览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与时俱进地阐释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针对红色主题展览,州博物馆通过专题讲座、读书研讨、集中培训、讲解展示、内部评比等方式,丰富讲解员的知识储备,提升讲解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争让展板上的党史“活起来”,增强党史故事对参观者的吸引力、感染力。
今年6月,州博物馆与昌吉州第三中学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党史展览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州博物馆展陈部负责人高东灵活运用自己丰富的讲解经验,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趣味生动的历史课。他讲述了“中共一大会址”展览版块,摒弃照本宣科的基本历史事件概述方式,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为切入点,围绕13位代表的生平履历和历史贡献展开讲解,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引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
通过跟师学习,州博物馆年轻讲解员姚文宇认识到因人施讲、创新讲解方式与方法的重要性。“把刻板的党史资料变成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解给参观者,针对不同受众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对每一场展览的讲解都尤为重要。”姚文宇说。在党史展览讲解中,面对青少年参观者,姚文宇采用提问、启发、互动的讲解方式引发孩子们的思考;面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姚文宇则从对革命文物的专业解读、党性教育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参观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多年来,州博物馆不断提升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定期派讲解员到外地现场观摩学习、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到大型博物馆交流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打造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州博物馆改变以书面汇报形式进行年终工作总结的考核方式,以博物馆基本陈列讲解为重点内容,加入职业素养考核内容,从仪容仪表、讲解内容、讲解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对讲解员进行全面考核。此外,新增笔试内容,将新疆地方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笔试成绩纳入考核标准,督促讲解员熟练掌握讲解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讲好新疆故事。
今后,州博物馆将继续严格考核机制,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方式,进一步强化讲解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场馆建设,为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