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昌吉州工业经济“前沿阵地”

发布时间:2024-08-30 11:38:25 来源:昌吉日报

  昌吉高新区一角。 □宋华敏摄

  新疆昌吉娃哈哈乳业有限公司AD钙奶生产线。 □宋华敏摄

  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赶制光伏支架订单。 □记者 何 龙摄

  4月18日,易事特(新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工人们在调试设备。 □记者 陶维明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宋华敏)从1992年的昌吉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0年批准为省级高新区,再到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乘着昌吉州建设、改革、发展的东风一路走来,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后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现代节水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绿色园区。2016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启动实施“四方合作”工作机制,昌吉高新区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昌吉州的发展历程当中,昌吉高新区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生代”力量,持续加大并踩实前进的“油门”,围绕州党委确定的“优先发展区”功能定位,奋力把园区建设成为昌吉州工业经济的“前沿阵地”。

  科技创新驱动 产业集群跃升

  走进昌吉高新区,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车间厂房、成果累累的实验室里,新一代建设者们正用激情诠释这片科技“沃土”的创新活力。

  盛夏时节,昌吉高新区新型材料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及产业综合配套中心建设二期项目紧锣密鼓地施工;新疆禹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水资源信息管控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显示600公里外的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农业灌溉用水情况,1600多口井和300多套地表水系统数据可随时调阅;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光伏生产车间正加紧生产,这条去年刚投产的生产线每月可生产1000吨—1500吨太阳能边框……

  近年来,昌吉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调结构、创工艺、走转型,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聚集了一批创新主体。先后获批国家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高分子复合节能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等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7家。建成国家节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7个,自治区管材及节水灌溉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自治区级检验检测中心9个。积极组织园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今年1-7月,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两区”企业实验室、“2+5”重点人才计划项目、昌吉州“两区”科技计划发展项目等86项。

  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和“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特变电工、智慧疆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蓝山屯河、索科斯、新铝铝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娃哈哈、上好佳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以成飞科技、中瀚顶达、易事特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通用航空、现代服务等产业在园区向“高”向“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的昌吉高新区,“规上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量质齐升”的浓厚氛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高质量发展画卷。97家规模以上企业与2800余家中小企业正以昂扬的姿态,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贡献高新力量。

  产学研相融合 发展提质增效

  8月10日,特变电工智能电缆产业园各生产车间处处都是繁忙的生产景象。项目负责人王学军介绍:“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电缆产业园。”

  同一天,在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对叶片模具进行铺层作业。这个投产2年多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总投资4.02亿元,部署4套100米级风电叶片生产线,每年可生产30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年产值8亿至10亿元。

  中瀚顶达建成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生产线;科韵氢能成立氢能实验室;新疆博观林果业有限公司建成7000平方米电商专用发货云仓,与国内各类快递物流接入智能ERP端口开展合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昌吉高新区抢抓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创业新高地,制订《昌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领军企业创新提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现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国家级众创空间内在孵企业100余家,在孵团队20余个,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0余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与同济大学、新疆大学、昌吉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昌吉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院校、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打造同济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西部中心、丝路联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字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今年,昌吉高新区推进全疆首个无人机智能巡护智慧园

  区建设,建成由无人机、自动机场、四维全息管控平台组成的智慧园区巡检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和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智能化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迈出了领先的一步。

  优化营商环境 延展发展路径

  不久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昌吉高新区布局的新型储能基地揭牌。同日,该基地第100台储能直流舱下线,这也是中车株洲所在新疆的首个新型储能基地。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疆昌吉分公司总经理唐伟说:“昌吉高新区对项目进行‘贴心式’‘保姆式’服务,缩减办事审批流程,保证了我们这个项目顺利投入生产。”

  一流的发展离不开一流的服务。多年来,昌吉高新区综合施策支持企业发展,大力营造亲商暖商爱商助商护商的营商环境。研究出台《昌吉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黄金十条》《昌吉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专项优惠政策》《昌吉高新区建设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等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已全面实现“九通一平”,累计修建道路150余公里,铺设各类管网35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00公顷,通讯光纤、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110KV和220KV变电站、天然气母站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24年,新建的昌吉高新区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全部已投入使用,中小学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秉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制订了《高新区招商项目联审工作管理办法》,着力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减费用,全面优化项目服务体系,不断强化‘一站式’服务,设立政务服务大厅,7个部门对68项审批流程实行容缺预审、一站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缩短近50%,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立昌吉州首家“金融超市”,引进各类金融机构24家,成功为园区企业融资11.25亿元,成立中国农业银行昌吉分行高新区科创银行,为近90家企业融资6.33亿元;围绕企业关心的问题,创新性建立“园区说事”工作机制,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今年上半年,开展“园区说事”10场次,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诉求30余条。

  如今,昌吉高新区这片426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集聚区,正快速成长为促进昌吉州经济发展新的活力区、新布局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以崭新的姿态在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责任编辑:马晓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