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礼赞昌吉辉煌70年 建设典范地州谱新篇|从卫生院到三甲医院的华彩蜕变

发布时间:2024-08-30 10:01:0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贾佳)天山脚下,小城中央,它受新中国成立的雨露滋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跨越了两个世纪,逐步发展成为如今学科强大、门类齐全、技术精湛、人才济济、设备先进、文化丰厚、服务优良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优质的服务深深扎根于昌吉老百姓的心中。它就是昌吉州人民医院。

  初秋时节,走进昌吉州人民医院,一栋现代化的医疗综合楼映入眼帘。门诊大厅内有座椅、分诊台、导医台、醒目的标志牌,病房内中央空调、中心供氧、床头呼叫一应俱全,现代化的医疗诊疗环境温馨舒适。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翻开发展的历史画卷,是一段厚重的积累和沉淀。

  1955年1月,昌吉州成立仅4个月,昌吉县人民卫生院宣告成立。老旧的平房,31名医护人员,没有划分科室,构成了昌吉州人民医院的前身,而这一年,该卫生院先后10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牧区开展巡回诊疗。

  1956年,昌吉县人民卫生院更名为昌吉州人民医院。1957年,昌吉州人民医院修建门诊部,扩建病房,病床由开始时的20张增加到60张。

  两年后,时年25岁的孙泰超从沈阳医学院毕业,满怀憧憬地走进州人民医院大门,任职外科医生。

  “当时医院的条件很简陋,用井水,烧炉子,仅有一台苏制150毫安的X光机,勉强分为内、外、妇、儿4个临床科室。内科仅有听诊器,外科有一台折叠式手术床和一个简易手术包,所谓的化验室,只不过有一台显微镜……”今年91岁的孙泰超曾在州人民医院奋斗56年,谈及往事历历在目。

  州人民医院成立后的10年间,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965年门诊量1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472人次,较建院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

  1978年,州人民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州人民医院以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拥有了一大批医学专家和先进技术装备,带动了该院医疗、科研的快速发展。

  从建院伊始,州人民医院就把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1985年2月,州人民医院党委成立,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从1954年仅有4名党员到目前院党委下设33个党支部,全院党员584人。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和核心。69年来,州人民医院厚积薄发,从单一的内、外、妇、儿科发展到今天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区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区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

  “我1989年毕业,在医院放射科工作至今,当时医院只有X线摄片机、胃肠透视机。1994年,医院引进全州首台全身CT扫描仪,在当时,真是很了不起,这新鲜玩意儿一到医院,就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58岁的州人民医院放射CT科主任武方明言语中透露着骄傲。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州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33家各级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健康”已成为昌吉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家门口做高难度手术、享受大医院的优质服务,已成为现实。

  2015年,州人民医院正式获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迎来了里程碑式的飞跃发展。

  目前,州人民医院开放床位1300张,占地面积215.47亩,院内设71个科室,在职职工1700余人,拥有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培养人员3人,自治区“天池英才”计划引进人员1人,自治州高层次人才工作室9个。

  停车困难、床位紧张……随着城市的发展,身处“闹市包围圈”的州人民医院显得越来越拥挤,急需扩大规模,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2021年,州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总规划用地面积360亩,设计床位2000张,总投资27亿元,一期项目计划2024年底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州人民医院准东分院也在紧张施工当中。

  百尺竿头的一次次飞跃,背后动力是州人民医院人才强院、科技强院的壮志,更是用高品质医疗服务造福百姓的温暖承诺。

  “我们要披肝沥胆、守正笃行,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服务,更高端的技术,为全州人民铺就一条行稳致远的健康之路!”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学胜的话掷地有声。

  几经历史变迁、风雨沧桑,昌吉州人民医院已经走过了69个春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华彩蜕变,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马晓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