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人通过QQ、微信等隔屏“寒暄”后,请求帮忙转账,此时你要当心——
“领导”请求转账 下属被骗35万元
公安提醒:单位QQ、微信群等发现非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涉及转账、汇款等务必核实对方身份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廖冬云)最近,昌吉市有市民反映,有人在QQ或微信上冒充党政机关领导、企业负责人,以借钱、自己不方便汇钱等理由,诱骗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最高金额达35万元。记者从昌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电信诈骗中队了解到,近期该中队接到此类诈骗案件5起,案件集中发生在行政单位、公司企业。
11月12日早,昌吉市某单位的马某上班时,有陌生人添加微信好友,马某通过好友验证后,发现对方自称是单位领导“杨某”。随后,“杨某”称其要给其他人转账35万元,但不方便直接为他人转账,所以让马某帮忙转账35万元。为了骗取马某的信任,“杨某”让马某提供其朋友的银行账号,他会先将35万元转账到马某朋友的账户中,再让马某的朋友将35万元转账到指定账户。同时,“杨某”将伪造的截图发给马某,并称24小时后马某的朋友会收到35万元。马某对此深信不疑,就让朋友往“杨某”指定的账户转账35万元。13日,当马某打电话询问领导转账一事后发现被骗,遂立即报警。
据昌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电信诈骗中队民警白杨介绍,骗子先潜伏在受害人的工作群组中,针对性地收集一些成员信息,比如职级、岗位等;同时收集工作群组中规律性的作息时间,对容易受骗的对象有计划性地进行诈骗。一般来说,冒充熟人实施诈骗的,骗子都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然后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类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方式,冒充被害人的领导、公司老板、上级管理者等身份,向受害人实施诈骗。
无独有偶,9月15日,昌吉州某政府单位领导刘某突然接到同事电话,询问刘某是否利用QQ让其帮忙转账16万元。刘某立即意识到有人冒充她骗钱,赶紧告诉同事千万不要转账。
刘某告诉记者,骗子利用QQ号添加同事时,声称自己是刘某,添加好友的QQ号是自己的另外一个QQ号,同事起先并未怀疑。当日,还有两名同事也添加了骗子的QQ号码,骗子和同事聊天的内容大同小异。骗子称“我现在正在和领导谈事,一会儿私下里安排你办件事,需要给领导转账16万元,你替我转给领导,对方要求不能用我的户名。”
得知有人冒名自己要求他人转账时,刘某立即在QQ签名上提醒QQ好友“我个人信息被泄露,有冒充我添加好友的请不要通过,有疑问电话确认。”随后,刘某联系了昌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大队进行举报,民警将该QQ号码进行封号处理。
幸亏刘某和同事警觉性高,才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警觉性。10月12日,昌吉市公安局接到昌吉市某镇某村的李某报警,称其被他人冒充领导诈骗10万元。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
经了解,10月11日,李某通过微信添加了一位自称某镇书记的陌生好友。犯罪分子在微信上和李某聊工作、谈生活,李某信以为真。
10月12日10时许,骗子在微信上以朋友有急事需用钱为由,诱导李某先后向其指定账户转账10万元。后李某询问某镇书记时,书记称未有此事。刘某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昌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电信诈骗中队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如遇以下情况时要提高警惕:
第一步、冒用领导QQ、微信等账号,用领导真实照片头像和身份头衔伪装成“高仿号”;
第二步、“寒暄”“慰问”,拉近关系,然后提出“请求”,请你帮忙转账;
第三步、等你答应请求后,便伪造转账凭证,谎称自己已经把钱转到你的账户,并催促往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如果受害人发现钱没到账,对方便声称跨行转账有时间差。
在这类诈骗案件中,接到诈骗信息的受害者在添加所谓的“领导”好友后,对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单位,便逐渐放下戒备,慢慢走进诈骗圈套。
温馨提示
单位、组织务必定时检查内部通讯录情况,发现非工作人员请及时清理;涉及转账、汇款等,当事人务必通过电话等途径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质疑对方,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单位的人或事,核实对方身份。如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