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吉日报》刊发了《男孩电梯内撒尿 后果真的很严重》一文,针对“熊孩子”电梯内撒尿的不文明举止进行了报道。不少读者在昌吉日报公众号评论区留言:“家长应该好好治治‘熊孩子’了”“电梯是公共的,供大家使用,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就纵容他犯错”“要给孩子从小树立起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在我国各地,“熊孩子”在电梯里小便的新闻屡有发生。但笔者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发生此类事件后,家长作为监护人,如何妥善处理引导。
前不久,有这样一条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虎妈”得知“熊孩子”电梯内撒尿后,没有打骂也没有包庇,而是首先在业主群内道歉,孩子更是写下了一封检讨书,并以打扫一个月的电梯间卫生作为惩罚,寻求谅解。这位“虎妈”的教育方式也堪称教育“熊孩子”的模板。
笔者看来,孩子闹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但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的恶作剧影响了他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家长理应为此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正如人们常说的,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家长如果放任孩子“熊”下去,就会失去对孩子纠错的最佳时机,甚至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恶作剧是正常的,这可能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孩童时的不良习惯对人生的影响很可能是一辈子的,不在尚小时纠正很可能会害了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笔者认为,这位“虎妈”的教育方式具有示范意义,值得很多家长学习。对待“熊孩子”,不能纵容、不能护短,要能坚持原则。在教育方式上,需要多一些耐心与积极引导,要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慢慢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并从小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公共意识。在孩子性格养成的这一关键期,需要所有家长都重视起来,当一名合格的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马虎与失误让孩子偏离了成长的正轨。 (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