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点小份菜、半份菜成新“食”尚,出行选择公交车或电动车,买菜购物自备布袋代替塑料袋……近日,行走在昌吉市大街小巷,笔者看到一幕幕市民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场景,顿时感觉文明节俭清风拂面吹来。
我们不仅学过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司马光《资治通鉴》一书中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还学过“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的持家理念……这些名言谚语无不体现了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已久,更体现了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及自身的重要意义。
树立节俭风尚,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大多生活富足,花钱大手大脚,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营造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树立节俭风尚,有利于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人人浪费,积羽沉舟;个个节俭,滴水成河。节俭不仅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更应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近年来,我州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等健康生活理念,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树立节俭风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滴水、一页纸、一度电看似不起眼,但如果人人都不在意,将会造成惊人的浪费。人类在漫长的发展中,靠开发利用地球自然资源繁衍生息,满足发展需求提高生活水平,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枯竭、植被破坏、环境恶化……人类正面临着迫切的资源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节俭风尚,珍惜宝贵资源,守护我们共同的绿水青山。
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需要崇高克勤克俭的社会风尚,共同抵制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让我们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做起,真正培育出积极健康的节俭风尚,做新时代文明达人。(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