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天鹅缘片区,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将一只已恢复体力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放归大自然。
10天前,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四阜庄村的一位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了这只受伤的大天鹅,并立即送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进行治疗和看护。
鸟类是环境优劣的“生态试纸”。自2010年以来,玛纳斯县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让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扩大到现在的17万亩,湿地保护率由原来的59.7%增加到84.16%。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湿地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2018年,有40多只侏鸬鹚在迁徙途中迷了路,只好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安全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让这些侏鸬鹚爱上这片湿地,变成留鸟,在这里栖息繁殖。
现在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栖息,这对当地管理部门而言是喜事更是挑战。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州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观念,借鉴一些地方善待野生动物的好做法、好经验,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前一段时间,云南野象迁徙引发广泛关注。野象不但进入村寨,还闯入城市,沿途各地各部门采取多项措施进行保护和引导,确保野象平安。人们在为相关部门的做法点赞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话题:人类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当我们在发现野生动物受伤需要求助时,应及时联系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告知相关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救助野生动物,不宜由个人实施,而应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来实施。
表达对野生动物喜爱的最好方式,不是据为己有,而是把它们留在野外的栖息地,不应随意捕捉和喂饲野生动物,对野生动物合理表达喜爱,但不能“错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我们的命运就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
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陈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