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热线行动组 > 功能栏目 > 我有话说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发布时间:2021-11-18 11:10:01 来源:昌吉日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州也开展了许多宣传活动,倡导人们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但笔者发现,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近日,笔者在一家自助火锅店看到,两三种不同口味的小蛋糕每个只咬了一口、一杯饮料只喝了三分之一、包子等主食一口未动……食客离去,菜肴犹在,自助餐俨然变成了“浪费餐”。自助餐厅里随处可见的“吃多少拿多少”等杜绝食物浪费字样的宣传标语也形同虚设。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以食为天”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在追求饮食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严重。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在笔者看来,节约粮食不是小事,人人都节约粮食就会让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需要农民辛勤耕耘,同样需要每一个人勤俭持家,珍惜一箪食、一瓢饮。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以笔者自身经历举例,单位食堂鼓励员工线上订餐,并会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这样就能从源头上保障食物不被浪费;有的餐厅还推出“小碗菜”“一人食”“智能光盘套餐”等,通过精准定量和科学配比,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还应共同发力,在全社会不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在教育和宣传上,要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让大家对粮食抱有敬畏之心。杜绝因“面子”而引起的餐饮浪费,将理性适度作为消费的新风向标。培养消费者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构饮食消费行为。

  品鲈鱼美,勿忘“出没风波里”的辛苦;食盘中餐,须记“田家秋作苦”的艰辛。每一分倾注汗水的劳动都不容辜负,而节俭正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笔者认为,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不能丢掉,人人都要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勿让“空盘”成空谈。                         (吴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