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捡到一个精美的手机,你会怎么做呢?是还给失主,还是据为己有?昌吉市5岁半的李芊儿是这样做的。
1月8日15时,李芊儿跟随爸爸去昌吉市石油小区,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精美的手机,她决定将手机还给失主。她在爸爸的带领下来到就近的便民警务站,将手机交到了民警手中。
这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拾金不昧的小事。近期,微信朋友圈里还有许多拾金不昧的事。出租车司机刘邦富在车内捡到10万元钱,第一时间交到派出所,等到失主拿到钱,他才离开;吾守拉洪·库尔班老人捡到广西导游常加兵的皮包并完璧归赵的故事更是上了热搜,他的行为让失主常加兵发出“新疆人就是这么闪闪发光”的感叹。
拾金不昧体现出一个人诚信的品行。“中正,端正。中正,则心不偏失;端正,则行不放佚。”面对失主的手机、金钱、皮包,他们心有正,行有度;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持正守一”的最好诠释,彰显了诚信为人的人性之美。
其实,这些拾金不昧的行为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捡到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一定要归还失主。
在学校,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始终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廖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