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节省了多少碳?”每天实施一项减碳计划,或者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记下自己的碳足迹,这种生活新时尚正在悄然流行。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尤其是碳(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其目的在于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从而减缓生态的恶化程度。
时至今日,低碳生活早已不再只是个别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的呼吁,城市居民对低碳生活所倡导的公众环保和社会责任理念的接受度已经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地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调整,倡导并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不是要我们刻意节俭,降低生活舒适度,而是在生活中做到多节约、不浪费。比如,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洗衣服的水可收集再利用,节约纸张,随手关灯,绿色出行,旧物循环利用……这些生活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是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
按照规定,安全帽作为防护用品一般使用期限是两年半或3年,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国网昌吉供电公司每年都会淘汰大约700个安全帽,但其中多数外观无明显损坏,这些过期安全帽被定义为零价值报废物资。但是国网昌吉供电公司的员工剪去废旧安全帽的帽带,再在上面开几个小孔,一个简易花盆就做成了。通过近3年的努力,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有1000余个废旧安全帽被二次利用,主要用于制作花盆、充当校园安全用电宣传教具等。
低碳之举,人人可为,践行低碳生活更可以从小处做起。
有数据表明,假设市民每天每家每户少看1小时电视、节省1立方米水、节省1立方米天然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按此粗略计算,1年365天可减少918.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意识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参与垃圾分类等,就是在“节”尽所“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就在时时处处,低碳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标配”。
(陈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