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天山的种子——木垒的历史与文化(历史篇)

发布时间:2020-11-27 11:45:53 来源:

  简介:

       一粒种子从木垒四道沟的陶罐中发现,这粒产自天山的种子演绎出的生命气息,至今生生不息。也为我们开启了位于我州最东端的木垒县农耕文化的发展史。在历史的烟尘中一粒种子与一个地区发生了怎样的交集,这本书以此为切入口探究着天山农牧业的发展史。

  自从德国地理学家费尔迪南·冯·李希霍芬创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以来,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曾用名穆垒与蒲类的木垒县,从《后汉书》到《清实录》一直在史书中出现的这个县城见证着丝绸之路的沧桑与发展。

  木垒县是我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大约距今5000年前的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在漫长的历史中木垒是如何发展的,是怎样一步步形成了如今的文化呢?历史文献中又是如何描述与木垒有关的记载呢?在木垒四道沟遗址中发现的早期农作物种子,是不是新石器时代的?木垒是如何从穆垒与蒲类这些名字中沿革传承而来的?由肖小勇等著的《天山的种子——木垒的历史与文化》全景式介绍了木垒的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俗。本书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木垒名称的由来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书中很值得一看的两个篇章是《原始聚落的发现》、《农作物种子的发现》;《最早的居民》一章介绍了四道沟遗址的考古发现,内容翔实,有很高的文史价值。《颇知田作到万亩旱田》介绍了木垒作为天山最早的农业发展地区的农业发展史。《随畜逐水草》则介绍木垒的草原文化;《丝路通衢天山路网》则全方位探究了丝绸之路之前的文化交流,天山上的丝绸之路发展情况和木垒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原始艺术、崇拜与景观》一章中介绍的岩画艺术与原始崇拜新鲜有趣,很有看点。

  《天山的种子——木垒的历史与文化》细细讲述木垒的前生今世,为木垒县绘制了一幅全景式的画卷,较为全面、详尽介绍了木垒,此书为木垒写下传记,留下传奇。阅读此书可以全面了解木垒的人文历史,是了解木垒较好的入门书籍。

  (史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