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长篇小说《走马西来》(文学篇)

发布时间:2020-11-27 18:27:55 来源:

  简介:

     《走马西来》是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为主角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家陈启文追踪诗人岑参的背影,为读者重构了盛唐时代西域边塞传奇的史诗性画卷。陈启文是湖南临湘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孤独的行者》等20余部,曾获多项文学大奖。

  小说以诗人岑参的一首诗《碛中作》中的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中的前四个字为题,给整部作品奠定了诗意空灵、雄奇瑰丽的情境和基调。作品细腻深刻地描写揭示了诗人岑参投身边塞的军旅生涯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心路历程。我们从岑参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碛中作》《寄左省杜拾遗》等诗篇中大略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这种军旅生活和家国情怀。就如作家陈启文所言:“我有时突然发现自己一走神,就从当下的时空走进了那个既华丽炫目又每每令人扼腕叹息的王朝。而追踪一位边塞诗人的身影,仿佛就是一次漫长的走神。”

  陈启文“一走神”就进入了那个诗意盎然波澜壮阔鼎盛一时的豪迈时代,沿着一个诗人的足迹浏览了历史的一角。大诗人是时代的记录者,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诗人个性化的对于所处时代的真切感受和表达,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而一代代诗人、作家的笔耕不辍,就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史,雕刻出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浮雕。

  岑参只活了54年,他在有限的人生中没有创下什么经天纬地的宏图大业,却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边塞诗篇,留下了比生命更悠长的时代绝唱。他的“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他把边塞诗推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后世也难以超越。他活在自己的诗歌里,活在历史中,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坐标和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这样一部小说,需要一部深刻揭示岑参非凡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历史小说。“走近这样一位诗人,走进他的诗中,你的生命才会在另一个灵魂里展开。”

  历史自有大势,而人生或有宿命。岑参于青壮年岁月主动请缨,两度出塞,从天子脚下奔赴遥远的西域,是唐代边塞诗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这使他从自我的局限中走出来,也把唐诗的疆域扩展到了西域。岑参是大唐西域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西域因为他,才有了充分的文学表达和独特的文学抒写,其诗雄健而奇峭,在西域边塞唱响了盛唐诗坛的最强音。

  陈启文克服了史料缺乏的困难,充分拓展了文学叙事的创作空间,使得人物精神世界更为丰满深邃,文学趣味更加浓郁。同时,小说把诗人的诗以小说的方式串联起来,融入小说的血肉和肌理之中,推动故事情节,丰富了生活细节。在人物塑造上,作家也结合历史事实分为非虚构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艺术形象,达到了虚实相生、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在创作手法上,本书采用以小说为主体的叙事,吸纳和兼容散文、历史随笔、传记文学、史志、诗论等叙事手法,表达方式多样,更加耐读好看。

  (王新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