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昌吉农高区:田间地头采收忙

发布时间:2022-10-01 09:32:57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马军)金秋时节,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广袤田野上又一次迎来五彩斑斓的丰收季,农民在田间地头采收作物,共话丰收、分享喜悦。

  昌吉农高区老龙河示范区辣椒种植基地的800余亩辣椒成熟了,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色泽饱满,种植户们忙着采摘、晾晒,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9月25日,在辣椒种植基地,一台辣椒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辣椒采摘、输送、集箱及秸秆处理等多项作业,解决了传统辣椒收获靠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的难题。辣椒种植户殷建设介绍说:“今天是这台新型辣椒收获机第一次下地试采,预计一天能采收80亩至120亩辣椒,采收率在95%以上。这台机子的采摘效率是人工的60倍,成本降低一半还多。”

  昌吉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昌吉农高区种植的辣椒喜获丰收,晒成的干辣椒约有44吨,产值达350多万元。”

  在老龙河示范区制种玉米种植基地,一畦畦玉米整齐排列。摘穗、剥皮、粉碎秸秆……几台全自动玉米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

  制种玉米种植户龚立新告诉记者,他与制种企业签了订单合同,在销售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专人进行技术指导。

  近年来,昌吉农高区通过推广联合整地、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一喷三防”、联合收割机收割等先进技术和机械,实现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采用“公司+农户+制种玉米基地”等方式发展订单种植,统一提供农资供应、统防统治、机械作业等,土地增收潜力进一步释放。

  走进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大型机器设备环环相扣,经过收获、扒皮、穗选、烘干、脱粒、风筛选、比重筛选、定级、包衣、包装等程序,一袋袋成品种子“坐”上传送带,码垛、打捆、扫码、粘贴标签后运至成品仓。

  “9月初开机以来,玉米果穗烘干生产线满负荷运转,70多个小时可烘干玉米果穗45吨。公司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种子发芽率、纯度、净度、水分等关键指标均高于国标水准。”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沈卫华介绍,“为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和企业产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过去营业额的3%提升到5%以上,实现研发、生产、推广等多环节同步发力。”

  这几天,昌吉农高区10.5万亩棉花陆续开采,机械化采收率达到100%。

  9月25日上午,在老龙河示范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几台自走式采棉机正在作业。这其中就包括植棉大户魏兆坤家的2800亩棉花,采用自走式采棉机采收,不仅可以一次性采收打包,还省工、省时、节约成本,一亩地可增收600多元。

  为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昌吉农高区今年积极组织机械化跨区作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确保秋季农业生产特别是棉花机械化收获工作按时、有序、有效、安全进行。同时,为保障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昌吉农高区大力提高棉花脱叶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水平,确保棉花品质。

  走进新疆丰汇棉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轧花、清花、脱绒、打包等生产线的设备进行检修,对厂区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电气线路、消防水系统、籽棉堆场等进行认真检查维护,几名技术人员忙着对轧花机进行调试,确保生产期间设备平稳运行。该公司负责人吕殿虎介绍:“加工设备都已检修完毕,收储场地也已整理好,目前正在对员工进行棉花收购岗前培训。棉花收购严格按照目标价格与质量挂钩要求进行,棉农一手交棉一手拿钱。”

  目前,昌吉农高区4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已完成,收购资金及收购人员已到位,并陆续开秤收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