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铮
清代《七夕图》,画面分为天上人间两个部分,天上牛郎织女遥相呼应,人间欢聚无数,神话与现实交织故宫博物院藏。
乘槎归去,
成都何在,
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极高成就。他一生名诗名篇无数,其中指名点姓提到“成都”的不在少数。但是为何在七夕这一天,苏轼以《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为题,给成都写了一首“情书”,这当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成都 思乡的代名词
苏轼出川之后,一辈子不是被贬,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离家乡越走越远。元祐四年(1089年)至元祐六年(1092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有一名属下名叫苏坚,两人结下深厚友谊。苏坚老家苏州,任杭州监税官,已是三年未归。羁旅行役的苦闷,客居异乡的愁绪,“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感同身受。在这首词中,苏轼开门见山,由牛郎织女说起,直表怀乡思归胸臆,笔随意转,一气蝉联。他想象与好友遨游天界银河,相逢一醉,放任天性,共赏七夕乞巧良辰美景。
经历乌台诗案,黄州突围,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化一路坎坷为自我生命的超越,使得儒、释、道奇妙地贯通融合,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注入新的基因。这首词就体现了他对人生困境的超越。写送别却不拘泥于儿女之情,驰骋想象,豪气纵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苏轼却潇洒地说“人生何处不儿嬉”,让人不得不对这位大文豪心中的气节豪迈,感到由衷地叹服。陆游评价这首词说:“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绮疏惜别之意。惟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学诗者当以是求之。”
苏轼这首词的词牌名“鹊桥仙”,最早为欧阳修始作,歌咏的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四川眉山距离成都80多公里,北宋时,眉山属成都府路眉州,因此苏轼词中用“成都”指代故乡。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上相邻,行政管辖上所属,更因为苏轼心中的一种情感归属。宋时成都,“扬一益二”超级繁华,苏轼提起成都总是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成都,西南大都会也。”成都也成了苏轼思乡的代名词。
成都 贯穿一生的情结
说起苏轼与成都的交集,大多集中在他的青年时期。但是梳理苏轼的成都情结,却贯穿了他的一生。
苏轼7岁起就向往着成都,人到中年这份情感更加浓郁。在《洞仙歌并序》的小序中,苏轼回忆说:“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年九十岁。自言常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这首词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四十年后苏轼仍然清晰地记得老尼讲的故事,可见蜀宫的美景,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19岁的苏轼第一次来到成都。父亲苏洵带领他与弟弟苏辙拜见知州张方平。张方平初见二子,即视为奇才,“待以国士”,并向翰林学士欧阳修写了推荐信。第二年苏家父子三人进京,苏轼凭借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考了个全国第二。若非欧阳修以为是自己门生答卷,闹了个避嫌的“乌龙”,苏轼就是状元了。此后“三苏”名动京师。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去世,苏轼与弟弟苏辙扶灵回眉山,居丧守孝三年。这也是苏轼最后一次回到故乡四川。其间,他访游成都,寄住成都西郊清水河畔。苏轼曾在大树下座谈会友,举酒赋诗,并为当地士子讲学。临走时,他还自掏腰包在清水河修了一座青石拱桥。后世人们将这座桥取名为“苏坡桥”,会友讲学的凉亭命名为“东坡亭”,以纪念苏轼。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苏轼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都的大慈寺、郫筒镇、塔子山公园都与苏轼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许多诗词都与成都相关,除了《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还有《行香子·三入承明》:“成都卜肆,寂寞君平。”《眉子石砚歌赠胡訚》:“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有的诗更是直接将成都入题,如《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等。
熙宁八年(1075年),王弗的弟弟王缄到密州看望苏轼,又勾起了苏轼对亡妻、对家乡的怀念,写下著名的《临江仙·送王缄》:“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殇。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这首词与他另一首词《江城子》创作时间相近,“忘却成都来十载”与“十年生死两茫茫”,同为悼念亡妻王弗的名句,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大地上吟啸徐行的东坡居士,成了千年来中国文人心目中的精神图腾,而他在诗词中反复吟咏成都,不仅是对故乡的乡愁,对亲朋的思念,对亡妻的缅怀,更是对曾经的少年意气、青春梦想的追忆与怀念,是对繁华盛景的憧憬与期待。在1000多年前的七夕,苏轼写给成都一封“情书”,完全是情理之中。
(作者系成都日报锦观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