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千名书记话铸牢|汇聚高质量发展的“三农”力量 奋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农业农村实践高地

发布时间:2024-12-25 10:59:10 来源:昌吉日报

  昌吉州党委农办主任、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王星雷

  近年来,昌吉州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典范地州,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

  坚持党的领导,以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宣传教育作为落实中央、自治区、昌吉州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民族团结一家亲”“四下基层”等载体,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党组书记随时讲、身边榜样亲身讲等方式,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有效夯实农业农村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增强文化认同,以思想引领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文化振兴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又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坚持以“三农”视角引领文化创建,充分利用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增强广大农民群众乡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 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广大农牧民群众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提升思想德治建设水平,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村BA、村超、和美乡村健康跑、阅读季等系列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有效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创新实施“一县一乡”整乡推进行动,7个乡镇51个村“一县一乡”整乡推进取得新成效。累计建成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61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实现“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生态宜居”的效果,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村内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新时代和谐美丽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绘就。

  把握工作主线,以实绩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合力。锚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目标,紧紧围绕自治区粮棉果畜四大涉农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实施农业提振行动,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在奋力打造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取得显著成效。粮食总播面积344万亩以上,总产预计突破200万吨,小麦、棉花百亩单产再创全疆新高;肉牛肉羊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行动,形成粮油、棉花、畜产品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了以加工番茄为代表的现代蔬菜、以葡萄酒为代表的特色林果等13条优势特色产业链,番茄加工量占全国的17%以上,葡萄酒原酒生产加工能力占全疆30%。建成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产业强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占全疆2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86.35亿元、增长7.7%。通过产销订单、合作共建等多元方式,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不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确保农民财产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物质基础。阔步新征程,担当新作为,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建设贡献“三农”力量。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