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党建

争先创优|呼图壁县党建引领 做强“福禄”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01-17 11:50:03 来源:昌吉日报

  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的乡村葫芦园,该园负责人陶海滨(左三)正在教小朋友葫芦烫刻创作技法。□记者  陶维明摄

  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游客拍照留念。□记者  陶维明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孟鸽“福禄”连蔓缀,美景醉心田。走进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葫芦串串挂满田园枝头,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画卷铺展开来……非遗研学领略烙画技艺、葫芦美宴畅怀聊天、葫芦沽酒仰望星空,在幸福村,小葫芦撬动着大产业,不仅引来了旅游热,也带动了乡村兴。近年来,呼图壁县聚焦提升县域内葫芦特色产业优势,通过三级党组织联动、乡土人才推动、品牌示范带动,助力“土特产”变身致富“金招牌”,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组织联动共谋划

  “虽然葫芦种植了很多年,但以前缺乏专业机构,系统谋划、科学布局不够,大多是分散种植、粗放经营,联农增收效益不明显,制约了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工台镇党委副书记任翔说。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发展思路,呼图壁县将葫芦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来抓。在县级层面,发挥县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作用,实行“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张蓝图”的“葫芦经济”推进机制,每季度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29个部门单位及各乡镇党委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葫芦加工、销路等方面问题,构建职责清晰、链条完整、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在镇村层面,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包联责任,实行包地块、包机械、包农户、包质量、包安全“五包”措施,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葫芦经济”组织体系,采取“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规划管理、统一集体销售”村村抱团发展模式,有效打破各村产业发展壁垒。积极推行“支部带领+党员带头+致富能手帮带”葫芦模式,村党支部率先引进葫芦优良品种进行试种,党员骨干带头示范种植,致富能手结对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县乡村户”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奏响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合唱”。

  除此之外,呼图壁县还制定了《呼图壁县村庄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支持有技术、有项目的能人到村发展葫芦文创、体验、休闲等业态,经验收合格后每个业态给予3万元至5万元奖励,2024年以来为全县32个业态兑现奖励资金108万元。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出台扶持政策,通过减免房屋租金、提供集体建设用地、集中统一流转土地等措施,为发展葫芦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引育人才蹚新路

  五工台镇幸福村村委会主任吴海明说:“我们周边的葫芦种植技术,葫芦烙画彩绘,都是陶延山教的。我也组织我们村民种植葫芦,是他带领我们大家打开了致富大门!”

  近年来,呼图壁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才兴业,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和突破口,面向乡村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发布“乡村CEO”“共富合伙人”招募令,引进了一批有资金、有渠道、有意愿到乡村发展葫芦经济的企业家人才,采取入股、合作、托管等模式,经营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促进村集体资源资产增值增收。实施“乡村手艺人”计划,挖掘县域内各类能工巧匠,引进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通过支持开办传统手工艺作坊,吸引人流、聚集人气,有力带动了全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县委积极选派了一批科技特派员、援疆产业指导员,建立“群企点单、党组织派单、服务团接单”服务机制,为葫芦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43次。

  依托行政村、龙头企业、强村公司建立了12个“共富学堂”现场教学点,挑选体现葫芦种植、“跨村联建”发展、葫芦雕刻等实践场景,利用现场教学、现场演示、云端教学等方式,邀请县内优秀创业人才授课,激发农牧民群众学习兴趣,增添干事创业信心。同时,组建了由党员组成的志愿帮带队伍,在惠农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传授经验,以好村带弱村,实现整体提升。

  做强品牌促振兴

  “我在葫芦园买了一件葫芦娃的T恤,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葫芦谐音福禄,我要把这些福气带回家。”在五工台镇举办的福禄文化乡村旅游推介活动中,游客何紫薇表示。

  金色的葫芦带来红火的日子。除了做好葫芦种植外,幸福村还以发展“田园经济”“周末经济”为抓手,致力打造“新疆葫芦第一村”品牌,投资500余万元打造了以葫芦为主题,集亲子体验、拓展、采摘、儿童游乐、农产品包装销售、餐饮、民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修建了乡村葫芦园、葫芦长廊、葫芦主题乐园等网红打卡点,同步带动乡村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以葫芦观光、研学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推出“赏葫芦”休闲游、“摘葫芦”体验游、“刻葫芦”研学游等项目,定期组织“福禄游、观美景、品美食”等打卡活动,每年接待游客可达5万人次,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好日子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随着葫芦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富裕了、集体也强大了,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成为幸福村“两委”的下一个目标。幸福村“两委”积极探索“村村联合”“产业融合”“产村融合”新模式,成立福禄缘农产品有限公司,注册“福禄缘”产品商标,在销售葫芦作物及葫芦文创产品的基础上,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售卖批发五谷杂粮、原生态优质油葵油、红葡萄酒、烤饼等产品,带动周边群众以季节性务工、产品销售、旅游服务等形式就业创业,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核心区周边村集体增收达10万元。争取福建龙岩援疆资金30万元,启动实施葫芦盆栽项目,打造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的葫芦盆栽试验园,逐步攻破葫芦盆栽的矮化技术,实现“出门看花、伸手摘果”的生活景象,让“美丽风景”蝶变成“美丽经济”。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