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百泉湖冰雪王国参与娱乐项目。 □王俊伟摄
游客在民俗雪雕区拍照留念。 □王俊伟摄
游客体验“雪地捕鱼”冰雪项目。 □王俊伟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孟鸽 唐雪儿)
近年来,呼图壁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冰雪经济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组织凝聚力推动冰雪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冷冰雪”释放“热效应”,推动乡村振兴。
聚焦党建赋能
以“冷优势”打造“热引擎”
“今天我跟朋友来百泉湖冰雪王国游玩,体验了这边的项目,还完成了盖章打卡。美食区的火锅、烤鱼等各种小吃很好吃,强烈推荐大家前来游玩。”呼图壁县游客王昊高兴地说。
呼图壁县紧抓冬季旅游窗口期,围绕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冰雪旅游服务质量、冰雪资金支持保障等内容,组织宣传、文旅、交通等部门和乡镇、企业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研究制定了《呼图壁县第五届寻福冰雪季·过年就到呼图壁活动方案》,广泛收集场地规划、项目报批、设施建设等建议,推动解决滑雪场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党建格局。
呼图壁县以五工台镇为试点,在百泉湖倾力打造了以“冬游天山 年味乡村”为主题的乡村冰雪乐园,确定了以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市集四大区域为主体的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布局,打造民俗雪雕冰雕13座,策划了趣味运动、冬捕迎新等寻福冰雪系列活动项目18个,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动员政企领导、网络达人化身“推介官”,围绕冰雪主题创作推出一系列短视频,以精品视听宣传冰雪文化、冰雪消费,吸引各地群众前来体验,为冰雪经济助力。春节假期,游客量达4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盈利近40万元,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做优志愿服务
以“冷资源”推动“热反响”
“公主,请上车!”在百泉湖的雪地摩托车游玩项目区,志愿者迪丽娜尔身着华丽的服饰,热情地招待着游客。
为喜迎八方游客,呼图壁县“宠客”服务再度升级。投资70万元用于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动员100余名农牧民党员群众清理道路积雪,打造特色网红打卡地10处,堆积装饰形状各异的雪人120个,进一步提升景区冬季美化亮化水平。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行动,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交叉巡逻、点对点服务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滑雪资讯推介、物资领取指导等志愿服务,切实提升游客舒适度、体验感。开通24小时旅游服务热线,在游客密集地点张贴“呼必应”为民服务平台二维码,采取游客点单、乡镇党委派单、党员接单、游客评单的方式,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上百余次,进一步擦亮百泉湖冰雪王国旅游名片。
此外,呼图壁县还组织警务人员开展冰雪护航行动,组织经营从业人员及志愿者开展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志愿者服务质量与专业素养,进一步增强游客满意度与口碑,服务满意率达96%。
实现群众增收
以“冷经济”带动“热消费”
“这个冰雪节真是办到我们农户的心坎里了!能在家门口售卖五福面、富硒红薯、马肠子等特产,不用我们自己再找销路了。这冰天雪地,让我们挣出了开春买农药的钱,镇上给统一设计的红灯笼摊位亮堂又喜庆,游客们就认这个土特产的味儿。”中渠村村民聂国霞激动地说。
按照“党建引领、农旅融合、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依托“冰雪乐园”,五工台镇设置摊位20个,推出水电免费、租赁减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吸引农户参与特色冰雪摊位运营,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增收。建立“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机制,在冰雪节上展销“富硒”红薯、熏牛肉、五福油等土特产和文创伴手礼。通过构建“工坊溯源+文旅增值+场景营销”三位一体的运营体系,仅春节期间,农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十余万元。积极探索“村村联合”“产业融合”新模式,设置了锦华牛街、大草滩村等6个分会场开展“冰雪寻福通关打卡”活动,鼓励村民发展特色餐饮、民俗体验、非遗研学等,推动形成多点开花、连片振兴的生动局面。
为让更多村民吃上文旅饭、挣上文旅钱,呼图壁县创新采取“党组织+中职校+文旅”的联动模式,向村民免费提供各类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民宿管理、农产品加工等专项培训,培训村民上千人次,新增就业500余人,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三千元。呼图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泽说:“下一步,呼图壁县将以冰雪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持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实现春有踏青研学、冬有滑雪节庆的多季消费场景,切实带动经济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