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援疆

文化润疆蹚新路 人才兴疆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4 11:35:09 来源:昌吉日报

新疆曲子班在毕业汇报演出中,表演戏曲《滑油山》。图片由昌吉州艺术剧院提供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李小梅

  在山西省12年对口援疆工作中,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将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工程、非遗传承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工程,为受援单位昌吉州艺术剧院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援疆力量。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山西省唯一的民族艺术教育基地和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在对口支援昌吉州艺术剧院的工作中,持续以专业人才建设为重点,主动发挥学科、人才和管理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携手打造了文化润疆工作的样板典范。

  立足长远,开拓思路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同时认识到,新疆曲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后继乏人。

  2013年7月,在时任昌吉州文化局副局长的援疆干部马山堂的努力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与昌吉州艺术剧院签署了人才培养协议,即采取订单式“3+2”合作培养办法,依托学院在戏曲教学方面的突出优势,一次性为昌吉州艺术剧院合作培养了36名戏曲表演专业高职学生,实现了新疆曲子发展质的提升。2015年,新疆曲子班学生滕雪飞一举荣获第1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状元”,实现了新疆戏曲界小梅花零的突破。薛金晶、舍永超两位同学还获得了山西省技能大赛一、二等奖。新疆曲子班的表现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与高度重视,随即将新疆曲子班作为山西省“文化援疆”重点项目之一。2017年,该班学生毕业后整建制进入昌吉州艺术剧院曲子剧团就业,顺利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完整的教学体系和专业的教学内容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他们后来都成为昌吉州艺术剧院骨干演员,不仅承担了新疆曲子剧的传承与演出任务,同时还参加了2017年之后的历届昌吉州春晚、2019年国庆70周年及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演出任务。2022年,该班赵建武、舍永超等学生还参与了新疆曲子现代戏《天山兄弟情》的演出并担任主角。该剧2022年5月公演。

  教育传承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环节,在山西开设首届新疆曲子班,是新疆曲子剧团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开启了为新疆培养艺术人才的新篇章。

  携手共建,践行初心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派出的援疆干部人才坚持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推动学院和剧院两个单位的长足发展,促进了晋疆两地文化的交流交融交往。

  2017年,在五家渠挂职援疆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康凤和在昌吉州艺术剧院挂职的干部人才武亚峰再次牵线学院和剧院,为昌吉州艺术剧院培养舞蹈表演后备人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政伟带领专业教师赴新疆为昌吉州艺术剧院招收40名六年制舞蹈表演专业中专生,再次实现了学院和剧院的合作、交流。该班学员在学习期间,先后编排了东北秧歌等多项舞蹈剧目,成果喜人。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参与剧院的各项演出活动,并承担多项重要演出任务:2019年参加昌吉州春晚演出,2020年参加新疆电视台春晚演出,2021年参加昌吉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等。

  2020年,因在文化润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附中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是对学院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山西援疆工作的肯定。

  2023年5月,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又选派优秀教师康俊杰到昌吉州艺术剧院继续援疆,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新疆曲子人才的培养;2024年12月,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王政伟带着对新疆的深厚情谊再次踏上援疆之路,续写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援疆工作新篇章。

  深度合作,谱写新篇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定制式文化援疆”模式,把“援”和“需”深度对接,促进了山西与新疆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交流,使受援单位昌吉州艺术剧院走上了文化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昌吉州艺术剧院被确定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是新疆唯一入选的艺术院团。

  晋疆两地的成功合作,一举扭转了新疆曲子表演人才断层的局面,挽救了濒临失传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成为文化援疆的标志性成果,受到业内普遍好评。同时,对昌吉州艺术剧院舞蹈表演队伍的梯队建设也发挥了促进作用。

  多年来,在山西省大力支持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不断创新昌吉州艺术剧院发展新模式,援建了一个又一个好项目,推动了昌吉州文化事业的腾飞,展示了山西形象,促进了民族团结,把文化润疆工作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